小兒汗證要加強日常護理。包括:①注意個人衛生,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和幹燥;②白天出汗時應避免直接吹風。不要用濕冷毛巾擦汗,拭汗用柔軟幹毛巾或紗布擦幹,內衣汗濕後就應立即更換,以免受涼;③夜晚睡覺時室內溫度濕度要調節適宜,不要蓋得太厚,如果有盜汗的情況,應及時更衣。如果擔心換衣吵醒孩子,可用小手帕襯在其背部,汗濕了及時抽換手帕即可;④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增強小兒體質;⑤加強預防接種工作,積極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並注意病後調理;⑥小兒在服中藥調理的時候,還應該調整孩子的飲食。汗出過多致津傷氣耗者,應補充水分及容易消化而營養豐富的食物。多加一些蔬菜、水果,含維生素多的食品。少吃巧克力、炸雞翅等煎炒、炙烤、辛辣、肥甘厚味之品。
除了日常護理外,家長可適當考慮給予藥膳或食療以改善小兒汗症。①黑豆煮爛,每日適量食之。有健脾固表的功效;②鴨血糯米適量,煮爛食之。有補血和營的功效;③參棗湯,太子參15克、紅棗30枚,加入清水約5—6碗煮湯,吃棗飲湯。連服1~2周;④
泥鰍魚湯:泥鰍魚100克左右,熱水洗淨黏液,去內髒,油煎至焦黃,加水1碗半,煮至大半碗,加少許鹽,服湯。每日1次,連服3天。適用於小兒盜汗、自汗;④生地黃烏肉雞: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隻,飴糖100克。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可作正餐食用,食時可拌佐料。適用於小兒盜汗;⑤黃芪粥:
黃芪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將黃芪煎汁,用藥汁煮米為粥,放人白糖調味溫服。適用於小兒自汗;⑥小麥稻根飲:浮小麥15克,糯稻根15克,大棗10枚,紅糖適量。前三藥共熬取汁150毫升,加紅糖調味,早晚空腹各服1次,每次50毫升。適用於自汗或盜汗。
第十二章 小兒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