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董卓與李儒將董守業叫過來,跟他講講出兵的事兒。
並告知董守業這一萬精銳中八千為灰熊軍精銳,兩千為前西園軍的精銳。
其中李傕領四千灰熊軍,董守業亦是領四千灰熊軍精銳。
正要說道剩下兩千前西園軍的統領人選時,隻聽李儒抱拳施禮說道:“太尉在上,吾保舉一人,可為守業之臂助,統領那兩千西園軍。此人名叫張遼,字文遠,武藝非凡,精通戰陣。那張遼本是西漢聶壹之後,其家因比恩怨而改張姓,中平二年,時並州刺史丁原以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 之後多立戰功,後又多次領兵隨丁原與匈奴作戰。中平五年十一月,丁原命其帶兵往赴京都。之後何進命令張遼至河北募兵,共募得千人。正值何進因剿滅宦官身死。張遼回轉京都之後,便一直在太尉帳下待命。值此用人之際,太尉正可命其輔佐公子。”
那董守業一聽張遼要來輔佐自己,頓時眼前一亮,我嘞個去,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張文遠啊,那可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一流名將。這哥們兒要是真的能給自己當手下,當打手,可真是爽死了,睡覺都能笑醒啊。
要是說董守業是弓馬武藝嫻熟,兵法韜略精湛那董守業肯定是得臉紅,要是說張遼張文遠是弓馬武藝嫻熟,兵法韜略精湛那董守業可是毫不懷疑啊。張遼的戰績在東漢三國的時代裏沒幾個人能比得上啊,在逍遙津張遼帶著800死士愣是打敗了孫權率領的十萬大軍啊,整個曆史上也沒有幾個人做到過啊!
隻見這二愣子一聽到如此人物將要歸於自己麾下,做自己的小弟,馬上咧嘴開笑,抱拳施禮,朗聲說道:“願聽父親安排!”
董卓見李儒推薦張遼,自己兒子對此也是毫無疑義。便爽快答應了,當下便施令拜董白董守業為中軍校尉,李傕為右校尉,張遼為軍司馬。
緊接著父子倆又聊了一些軍營戰陣之事,董卓常年征戰,經驗豐富,很多事情講的是通俗易懂,讓董白受益匪淺,很多知識都是從生死戰陣之間得來,珍貴無比。
這就好比一個在新手村剛剛出生的菜鳥,即將出去打怪練級的時候,馬上有個高手給了一本珍貴的攻略,看了攻略以後馬上菜鳥就不菜鳥了,升級打怪效率奇高,經驗猛漲,技術裝備都能快速提高啊!
談了近半天時間,見已經臨近正午,便催促董守業趕快去沙場點兵。那董守業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見張遼了,一聽父親允許,便隨著幾個軍士一溜煙的躍馬而出,直奔營盤而去。
在這裏說一下為什麼張遼會被調到董白的手下,而且張遼本人也沒有什麼反對之類的話。
首先,張遼出身並州邊地,有史料記載說張遼十六歲就參軍開始打仗,後來由於作戰作戰勇猛,不避生死而在軍中嶄露頭角,後來在中平二年被丁原看重,招為從事,估計也就是個不大不小的官兒。在並州軍中出名之後還是繼續領兵在丁原的麾下作戰。
後來,由於大將軍何進有意組織新軍,而此時的並州丁原與何進交好。丁原便向何進推薦了張遼這個年輕人,並把張遼派到京城作為何進的部下。何進見到張遼以後也是十分喜歡,對其也算是重用,派他出去河北募兵。
其實募兵這種事還是比較重要的,夏侯惇夏侯淵都曾經為曹操到揚州募兵過,由此可以看出張遼在何進這兒還是混的不錯的,而何進對張遼也是非常信任。
而張遼在以後的工作中也為何進招募了千人的部隊。在張遼還沒有回到京師洛陽的時候,何進卻是由於想要誅殺十常侍,在行動中又比較優柔寡斷,反而被十常侍這幾個太監給弄死了。接著董卓率軍進京勤王,何進死後的部眾無人統領,結果被董卓吞並。
這時候張遼從河北募兵返回京師洛陽。卻發現洛陽已經被董卓控製,何進的部將也都歸屬董卓,而此時的張遼之前時接受何進的命令出去募兵,交接命令的時候自然還是得找何進的老部下或者是何進的繼任者,所以張遼就歸屬於董卓了。
當然緊接著董卓與丁原開始關於京師的控製權發生爭鬥,結果董卓的部將李肅策反丁原的部將呂布,呂布把丁原殺了,歸順於董卓。
當然關於張遼是在呂布殺了丁原之前歸屬董卓,還是是在呂布殺了丁原之後歸屬董卓,這個咱們無法考證。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丁原自從把張遼推薦給何進,張遼帶兵歸屬何進之時,從編製上來講,張遼已經脫離了丁原的並州軍係統,而歸屬於何進的中央軍。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張遼在董卓與丁原爭奪洛陽控製權時,張遼是屬於中央軍係統的,而此時董卓已經控製了中央軍,所以從編製上來將張遼是董卓的部屬,與丁原的關係之能是有舊交,頂多可以說張遼出身是並州軍,欠了丁原一個舉薦的人情,而不是丁原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