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梅園結義(1 / 2)

三人起步外出,尋找結拜之地。

牛輔告知三人不遠處有有一片梅花樹林。不一會兒的時間,便已經到達牛輔所說的梅花林中。

經過這段時間的征戰,時間已經到十二月中旬了,當時天空微微飄起小雪,梅花林中正是: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隻見梅花樹上一眾枝椏正是含苞待放,合了那句“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眾人到了梅林以後,見著梅花林中清香滿溢,銀裝素裹,風景奇佳,真是個好去處。董守業與徐晃、張遼三人見此地正適合結拜,心下大喜。

當下安排擺下案幾香案,香爐貢燭,又讓人拿出烏牛白馬,三牲祭品等一係祭祀之物。

隻見三人焚香再拜,又倒出三碗熱酒,各自用隨身刀劍劃破手指,歃血為盟。一起念出誓言:“黃天在上,今有徐晃、張遼、董白雖是異姓,願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相互扶持,救微扶困,同生共死。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從今往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若違此誓,天人共戮!”

這三人又各自敘了年齒,本年是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徐晃公元165年出生,至今已經二十四歲。張遼公元168年出生,至今已經二十一歲,董白公元172年出生,至今已經十七歲。

便以徐晃為長,稱為大哥,張遼次之,董白最小,作為三弟。

祭完了天地,又宰牛置酒,就在梅林之中,與眾人痛飲一番,各自大醉不提。

第二日一早,,董守業領著徐晃張遼來到府衙與牛輔以及眾人相見,眾人再次向三兄弟道賀。然後便一起商議此戰之後所獲的四萬俘虜如何分配。

牛輔軍力與此戰受損頗多,三萬人馬傷亡了近五千千人,其中三千人死亡,兩千人輕重傷不一,在上報董卓得到首肯之後,於是挑了一萬五千人補充軍隊,自此牛輔軍容大勝,並以往軍力達到四萬多人,守住河東愈加穩固。

董守業此役基本上沒什麼損失,給自己和李傕都補充了一千多人,然後給張遼和張既增加了一校人馬。楊奉和徐晃是新降之將,也讓其各自領一校人馬,歸於自己麾下。徐晃雖然能力出眾,但是凡事都有個過程,應該循序漸進。

更何況現在徐晃和董守業、張遼已經義結金蘭,哪還會愁自己將來不能領兵出戰。再說了現在董守業自己官兒也不大,這也是和自己老爹以及二位姐夫商談的極限了。本來張既應該作為文官存在的,可是董守業隻是個領兵一萬多人的校尉,連個正式的將軍都算不上,現在還不能開府建衙,招收文官輔佐。又給其他一些地方補充了一些人,於是諸軍補充兵員完畢。

牛輔又將剩下的一萬三千多人分成幾批到附近的各縣安置。尤其是蒲阪縣,由於徐家被抄,大量土地閑置出來,便分給這些降兵耕種。於是這四萬多的降兵從此各有所依,自是各安所事不提。

牛輔又派遣一眾將校各自領兵收複各縣。卻說那郭太自戰亂逃出,一路小心翼翼,晝伏夜出地向南逃去,路上遇到一些己方的敗兵,也多加收攏,卻也隻聚集了一百多人。

郭太便領著這些人,一起難逃,尋找李樂、韓暹、胡才等人。曆經千辛萬苦,受盡了磨難,終於找到找到李樂、韓暹、胡才等人率領的一萬多人馬,於是各說別由,商議趕路。想想那郭太自從起兵以來從未遭過如此慘敗,以前自己軍容強盛,兵強馬壯,到哪都是大搖大擺,不可一世,這回兵敗,手下基本上損失殆盡,到那都得收聲斂息,生怕周圍縣衙衝出一班衙役把自己給抓了。

因見牛輔軍容日盛,不可力敵。白波軍剩下這一萬五千多人也不是對手,難以匹敵,自然不敢再往回到安邑或者是白波穀與官軍對抗。更恨不得多生了幾條腿,馬上離開河東郡境內,避免被牛輔趕盡殺絕。於是一路東行,往河內,東郡方向流竄,這是後話。

那牛輔自從勝了白波軍之後,更是對自己的便宜小舅子愈加的心悅誠服,趕緊向自己的老丈人董太師為自己的便宜小舅子報捷,請功討賞。那董卓也是聞訊大悅,與李儒等人直誇董白真乃虎子也。

眾將各有封賞不表,但說董守業這一幹人馬,董白封為上軍校尉,李傕為典軍校尉,張遼為中軍校尉,徐晃為下軍校尉,張既為左校尉,楊奉右校尉,

自此,董白獨領一軍,徐晃、張遼、張既、李傕、楊奉等人都漸漸成為董白的心腹。

在這裏有的看官會說,西園八校尉在京城也算是一方大員,怎麼這麼輕易就封給董白、徐晃、張遼、張既、李傕、楊奉。在這裏說一下,也算是做個設定,西園軍成立之日起,共有八校尉即上軍校尉為小黃門蹇碩是為統帥,中軍校尉為虎賁中郎將袁紹,下軍校尉是屯騎校尉鮑鴻,典軍校尉為議郎曹操,助軍左校尉為趙融,助軍右校尉為馮芳,左校尉為諫議大夫夏牟,右校尉為淳於瓊。總計八校人馬計兩萬人。後來何進執掌朝政,誅殺蹇碩,將蹇碩所統禁兵悉歸自己,由此取得西園八校尉的指揮權,於是西園軍歸何進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