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大戰虎牢關(四)(2 / 2)

卻說董卓聽了尚書鄭泰的話,盛怒稍微得到一些緩解,但是董卓本人常年征戰不休,百戰百勝,自是咽不下被山東諸侯打上門前的這口惡氣。非得要率領大軍,把這群關東賊子給突突了。非得把這群關東賊子,打得屁滾尿流,找不著北,才能善罷甘休,才能出了心中這口惡氣。於是,不聽鄭泰的勸阻,執意出兵。

董卓安排自己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段煒、董越、王方等人領著五萬人馬鎮守洛陽以為後援。董卓自己親自領兵十萬,帶著李儒,張濟,樊稠,郭汜等人浩浩蕩蕩來到虎牢關。

到了虎牢關之後,華雄因兵敗,向董卓請罪。董卓二話沒說,就要下令殺了華雄。其實這也不怪董卓殘忍,那華雄領兵之時可是打了包票的,說自己能把虎牢關守得怎麼怎麼地好。現在自己打了敗仗,董卓要殺他,他自然是無話可說。

這時候,董白知道該自己說話了,於是跪在董卓麵前,大聲對董卓說道:“父親,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華雄之前,殺鮑忠,敗孫堅,斬俞涉、潘鳳立功不少,若貿然殺之,恐怕於軍心不利。現在大戰一觸即發,正是用人之際,不如先赦免華雄,讓其以後戴罪立功。也可使其餘將士用命,多立戰功。”

董卓看見自己兒子為華雄求情,說道:“正所謂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此軍法也!況且這華雄出戰之前可是拍了胸脯向本相保證過的,若是輕易饒恕,豈不是讓人說我軍令不嚴嗎?”

董守業又說道:“父親大人,賞罰分明,孩兒十分佩服。但現在這華雄斬將立過功勞,出戰關羽戰敗是過,以孩兒愚見這華雄功過足可相抵,不知父親以下如何?”

董卓聽了自己寶貝兒子這話,也是有些意動,覺得自己也有了台階可下,於是沉吟一會,出聲對華雄說道:“華校尉,那就看在我兒麵上,讓你功過相抵,戴罪立功,你有何話說?”

華雄見董守業為自己求情,自然是感激不已,慌忙向董卓和董守業謝恩:“多謝丞相不殺之恩,多謝少公子出言相救,華雄以後一定待罪立功,報效丞相和公子的大恩。”

董守業連忙將華雄扶起,口裏也不住安慰。

這是李儒出聲說道:“丞相,既然公子出聲救了華雄,那邊罷了,但是兵敗也是不爭的事實,不如將華雄的原有官職全部出去,同時將他調至公子帳下,讓其護衛公子,待罪立功。至於以後官居何職,不如聽由公子安排,不知丞相以為如何?”

於是董卓便赦免了華雄,讓其戴罪立功,又將之官職全部擼了,調至自己的寶貝兒子的帳下聽命。

這董卓,李儒等人心裏門清似的,自然能看出來董白為華雄求情的真正用意,於是也不點名,便順水推舟,將華雄劃歸董白帳下,稱了董白的心思。

這要是別人這麼明目張膽地從董卓手下挖牆腳,那還不是立刻就被董卓抓起來剁了。但是董白就不一樣了,自己的唯一寶貝兒子嘛,將來自己的一切都還不是要交到他手上,何況也就是一個將領而已。早交晚交都不是一樣嘛。董卓與李儒現在也開始秘密地為董守業鋪路,籌謀未來。慢慢地將一些軍權交到董守業的手中,一些親信將領,董守業如果能收服,就盡量讓董守業收服,同時讓他參與各種機要大事,逐漸地鍛煉董守業的能力。

要說以前董卓倒是沒有這個打算,畢竟以前董守業長期在外,不著家,就是董卓想為他做點什麼那也是鞭長莫及。後來董守業這熊兒子回來倒是回來了,可是一直與自己的老爹對著幹,不聽從董卓的安排。這董守業的不配合,也是讓董卓十分無奈,要是擱旁人身上早就一刀殺了完事。可是自己就那麼一點骨血,董卓怎麼也下不去手,隻能自己忍著。還好,後來這董守業摔了一跤,終於上道了。董卓與李儒也開始放心為董守業安排未來了。

那華雄見自家公子為自己求情,丞相又將自己劃歸自家公子的帳下,對董白自然是感激不盡,他也知道自己當初與關二爺大戰之時,若不是董白讓張遼放箭救助自己,自己早就被關二爺一刀給砍了。於是,華雄在董白的帳下,死心塌地,盡職盡責,這是後話。

感謝 酥瞳 大大的鮮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