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業來到議事之處,跪坐在主位上,典韋站在其身後護衛。不多久,眾人分成兩班,各設案幾,分別跪坐在兩旁。
董守業見人到得差不多了,該來的也都來了,便示意李傕會議可以開始了。
李傕便向董守業彙報了目前的一些情況,董守業聽了也還是比較滿意的目前的各項工作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糧草輜重方麵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士氣以及士卒體力戰力方麵也沒有什麼問題,頓時放心不少,於是出口問道:“稚然,你們乘船一路而來是否順利,是什麼時候到達河南縣的?”
李傕答道:“回稟公子,自從那日與公子分開之後,我等便在塚領山以東洛水上遊登船,然後便一路東行,到達一個叫洛南的村落(東漢末年,洛南還沒有建埠成縣),然後又順流直下,經盧氏縣、宜陽縣,最後到達河南縣,一路順流而下,彎彎曲曲,行進一千二百餘裏,耗時近六天,估計比走陸路的澠池陝縣等地,最起碼要節省一半的時間。”
董守業又問道:“這一路是否是一路平安,是否有士卒損傷。”
李傕答道:“公子真乃神人也,盡然這也能料到。”
董守業笑了笑,說道:“都是自己人,就不用拍馬屁了,如實說罷。”
李傕答道:“是的,公子。我們在登船之處,水流尚且平穩,行了不到百裏,水流越來越急,也就是登船之處到洛南這段河道水流比較湍急,咱們的幾艘小船,吃水太淺,扛不住激流,幾乎翻船,幾十個士卒落水,幾乎喪命,幸虧船上的船夫,水手不少,而且都是附近的人,熟悉此地的河流水性,將落水的士卒全部救出,這才沒有造成什麼非戰鬥減員。其他河段倒是非常平穩,一路平安無事。”
董守業聽罷,讚許道:“既然諸軍都平安無事,那本將就放心了,稚然,辛苦了。”
李傕聽到公子誇獎自己,立刻是喜不自禁,口中趕忙謙虛道:“公子言重了,此乃末將分內之事。”
此時杜畿卻出聲問道:“公子,不知眼下南方形勢如何?”
董守業頓時臉色一正,說道:“南麵形勢不容樂觀啊!我自塚領山與諸位分開之後,便率領二千精騎,快馬前行,四日後便達到洛陽西南側的陸渾、新城二縣附近,然後派出遊騎探馬到周圍探聽消息,此時孫堅依舊屯兵在魯陽,於是我便率眾南下,到達梁縣,潛伏起來,派出細作,進入魯陽城,卻探得孫堅在魯陽兵勢大振,得到袁術的支持,增加了三萬人馬,現在麾下人馬估計有六到七萬人,而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據我保守估計可能會增加到八萬人以上,形勢與我軍而言,優勢不再明顯。孫堅也是一員良將,將來恐怕是一場惡戰。”
杜畿一聽到自己主子的話,立刻站起來,大聲說道:“公子,《漢書》有雲洛陽距長安九百六十裏,此指澠池、陝縣一路。公子從南方而走,估計路程稍近,但也不會近上多少,公子一路隻用了四天多一點的時間,那豈不是每日行軍二百多裏,如此速度,真是駭人聽聞。公子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