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見到徐榮不為所動,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被自己的那封信忽悠的找不著北,馬上就五體投地,拍著胸脯要為自己鞍前馬後,反而是給自己來了一記軟釘子。
於是便調整調整策略,換了一個方法,又來了一封信,跟徐榮說想要去虎牢關抵擋關東諸侯聯軍的進攻,最好徐榮能跟他一塊兒去虎牢關。
徐榮給朱儁的回複是現在虎牢關附近關東諸侯聯軍眾多,不宜輕兵前往。而且丞相董卓的命令是,嚴守關隘,積極防守,不得擅自出擊,以免刺激到關東聯軍。
要是想去虎牢關也可以,需要朱儁發文先到長安請示一下丞相,得到丞相的手令之後,自己這邊立刻整兵與朱將軍一起前往虎牢關整頓防務。
朱儁心裏有鬼,哪會願意輕視董卓呢,要是真的請示董卓就等於是不打自招了。於是邀請徐榮出戰虎牢關之計,隻能作罷。
一計不成,朱儁一計,又給徐榮去了一封信說自己想要去虎牢關整修一下關隘,防止關東聯軍的進攻,希望徐榮能夠借道。
這倒也是個好借口,眼下虎牢關以東,關東聯軍依舊是屯兵在酸棗,隨時都有西進的可能,虎牢關作為軍事重地,整修關隘、城防都是己方軍隊的分內之事。從表麵上看這件事是符合西涼軍的整體利益的。
任憑朱軍說的是天花亂墜,徐榮卻還是絲毫不為所動。
駐守的偃師,是洛陽通往虎牢關的必經之路,除此之外無路可走。徐榮一眼看穿此計乃假道滅虢之計,就跟周瑜向劉備借道討伐西川一樣,玩的都是一個調調。於是又拿董卓來當擋箭牌,說丞相嚴令各部人馬不得擅自行動,也不得擅自調動,違令者斬,朱將軍現在歸丞相節製,沒有丞相的允許,還是不要擅自調動的好。
朱儁的假道滅虢之計再次失敗。
朱儁見此事不成,徐榮又是油鹽不進,便開始準備撕破臉皮了。接著又是給徐榮去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邀請徐榮一起切磋一下陣法,交流一下行軍打仗之事,信中挑戰之意非常明顯。
雙方之間的爭鬥已經是趨於白熾化了,這時候能有什麼好聊的。根本就是想打架啊!看來是玩虛的沒什麼結果,準備要實打實地幹上一場了。
徐榮作為一個標準的東北大漢,那也是個暴躁脾氣,就不是想打架嗎,出來混的,要說打架誰怕誰啊,整那麼多虛頭吧腦的東西幹啥玩意兒啊!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朱儁的要求。
這年頭不見點血,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那樣紅啊!
於是兩方約定在洛陽城東的一個地點,二人各自帶著一些人馬迎戰。二人都是經驗豐富,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當時名將,那家夥打仗誰怕誰啊!
按照約定,各自帶了五百人,開始耍耍。雖然當初約定是來個文鬥,切磋一下,但是實際上大家都是心知肚明,這個切磋絕對是生死相搏,容不得絲毫馬虎。
這一場爭鬥是要死人的。
動手之後,雙方都是下手毫不留情,都是拿出手底下的最強陣容。雙方的人馬幹起來之後是招招見血,拳拳到肉,殺得是精彩異常。最後,還是朱儁的人馬失利,不敵徐榮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