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張遼大戰孫堅(一)(2 / 2)

這套精鋼百煉明光鎧是董守業在長安時,花重金委托一個著名的鐵匠鑄造的,一共有四副,董守業本人一副,徐晃一副,張遼一副,典韋一副。

張遼手中的大刀叫做“黃龍鉤鐮刀”,大刀長約一丈,通體百煉鋼所鑄,刀頭長約四尺(九十厘米多一點),刀柄長約六尺(一米四左右)。

刀頭與刀柄結合處金光閃閃,顯然是鍍上了黃金,成龍頭狀,而且有一短鉤,刀頭成月牙狀,刀背上有鉤鐮彎出,在打鬥中可以鉤住對方的兵器,刀刃非常鋒利,刀身潔白,結合刀身上鍍的黃金,隱隱有黃龍吞月形狀,其護嘴為一龍頭,刀柄百煉而成的花紋自然鋪就,宛若一條龍的身體,就像是黃龍口中含著刀刃一般。

後世有詩讚曰:“黃龍寶刀世無雙,非銅非鐵百煉鋼。黃龍怒吟伏刀上,張遼手中惹塵光。”

此次孫堅軍出場的正是孫堅本人。

孫堅見到孫策沒有辜負自己的殷殷期望,獲勝過來的時候也是鬆了一口氣。

原本孫堅並不打算讓其出戰,畢竟西涼軍麾下能征善戰,武藝高強的戰將不少,孫策即便是有點武藝,也很難比得上在沙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曆經生死之際的老將。

況且孫堅的兒子才十七歲,為人父母,總有點不舍得。

想讓袁術派來的兩員大將中的一位參戰,這一點孫堅也曾與陳紀、雷薄商議過,對方聽說此事之後,也透露出願意出戰的意思,在孫堅看來這二人能在袁術麾下占有一席之地,此次又被賦予重任,自然是手底下有幾把刷子的,肯定是兩個高手,最起碼跟自己麾下的程普、黃蓋、韓當等人的武藝應該是差不多的,他二人既然有意出戰,孫堅自然是對此求之不得。但是孫策卻是死活要出戰,並且信誓旦旦地向自己保證自己一定會得勝歸來。

孫堅雖然長期領兵在外,但是之前的最近一段時間擔任長沙太守,所以有機會跟自己的妻兒相聚,對孫策的不凡際遇,也是略知一二,也曾觀看其子演練武藝,雖然有些擔憂,但孫策是個軸脾氣,十分地堅持,最後孫堅無奈,隻得同意自己兒子出戰。

而孫堅看到孫策得勝之後,第二場便想趁熱打鐵,乘勝追擊,自己親自出戰。

在他看來,西涼軍方麵武藝最高的應該就是張遼和華雄二人。

眼下華雄既然落敗,那隻剩張遼一人能對自己產生威脅,相信以自己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戰勝他應該不難,實在不行就利用對方經驗不如自己這一點,跟他打一場消耗戰,

等待對方出錯,自己再尋機取勝。

至於董白身後的那個大個子,應該是跟當年在虎牢關上折了一臂的武安國是同一種人,其武藝應該跟自己麾下的黃蓋差不多。

ps:求鮮花,求評論,求收藏,這些都是免費的,隻要大家注冊一個賬號就可以了,求支持啊!今天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