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陣前,張遼與孫堅玩命似的廝殺在一起,你來我往,呼聲喝喝!
兩軍陣前觀戰的人都是歡呼不已,大聲喝彩!
此時董守業對旁邊的賈詡、典韋說道:“原本以為孫堅的武藝很高,但不至於是二哥的對手,沒想到兩人打起來才知道,這廝的武藝竟然還略高於二哥。若是二哥不是在陣上不斷突破,竟然還不一定是孫堅的對手,真是出於本公子的意料之外。”
賈詡聞言一笑,開口說道:“看來公子是小看這孫堅了,在賈某看來,這孫堅自少年起兵以來,南征北討二十餘年,大戰、小戰、惡戰無數,戰場征伐經驗無人可比,自身又是悍勇果敢,每戰皆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多次身臨險境,差一點就丟了性命。
所以賈某覺得文遠將軍雖然也是少年從伍,征戰多年,但在經驗上與孫堅還是差距不小。起初賈某以為文遠將軍應該略遜於孫堅,但現在看文遠將軍的表現則是大大出乎意料,竟然在戰陣之中不斷突破自己,不斷縮小其與孫堅的差距。這一點難能可貴,前途無量啊!”
董守業笑了笑,沒想到在賈詡的心中,孫堅的位置這麼高,竟然是高於張遼的。
其實這一點也是由於董守業也幾乎算是個溫室裏的花朵,自從領兵作戰以來,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挫折,基本上是在董卓的庇護下成長,沒有見識過西涼戰場的殘酷性,沒有在無比混亂的西涼戰場廝殺過,就像孫堅對其弟孫靜說的那樣,能在西涼戰場活下來,都不容小視。
孫堅本人在西涼戰場上作戰過,雖然其功勞沒有董卓那麼多,成就方麵甚至是差的更遠,但其能得到西涼戰場的領軍人物董卓的認可,足見其能。
而董守業對於張遼的信任與過高的期望值,是陷入了曆史的斷檔。在曆史上記載的將領事跡大多是在武將巔峰時期獲得的,現在張遼二十二歲,不過是剛剛嶄露頭角,而孫堅卻是三十七歲,正是一個武將的黃金時期,初出茅廬的張遼遇到巔峰時期的孫堅,到目前能打成平手就已經是非常不錯,完全足以證明張遼的超凡能力。可以預見將來巔峰時期的張遼絕對是要超過現在的孫堅的。
此時典韋卻出聲說道:“公子,現在的孫堅是其武力的巔峰時期,文遠將軍還很年輕,有很長的路要走,公子應該有耐心才是!”
董守業聞言一愣,頓時反應過來了,原來是自己操之過急了。董守業雖然是是從名師,眼裏非凡,但生死間的廝殺經驗畢竟是非常少,所以在很多方麵反倒是不如經曆過無數次生死廝殺的典韋,以及在西涼混跡多年的賈詡。
這時,典韋又說道:“公子,在俺老典看來,文遠將軍與孫堅此戰恐怕多數是平局,若是一定要分出個勝負,恐怕多半也是兩敗俱傷。請公子三思。”
董守業聽罷,點了點頭,開口說道:“二哥與本公子義結生死,怎能讓他受到絲毫閃失,自當以二哥為重。軍師,此事該如何是好,是否可以派人上前分開戰陣中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