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李傕大戰程普(二)(1 / 2)

程普的武器是鐵脊蛇矛,這東西看起來跟張三爺的丈八蛇矛差不多,長度也是一樣,隻是矛頭略微有些區別,鐵脊蛇矛的脊背較厚,呈暗黑色,故此命名。

程普的這杆鐵脊蛇矛通體鐵製,由蛇狀矛頭、矛柄、矛鐏組成,其蛇狀矛頭長約二尺有餘,呈扁平狀,彎曲如蛇形,兩麵有刃,殺氣凜然。

此時的程普穿著一身黑甲,拿著鐵脊蛇矛,在馬背上是威風凜凜,其蛇矛的矛尖指向對手李傕,一股殺氣略略溢出,湧向李傕。

要是對比二人的武器裝備,李傕略微占優,其金頂棗陽槊長三米五,而程普的鐵脊蛇矛長度才兩米六不到,二者兵器相差幾乎一米,有道是“一寸長一寸強”,這句話在騎士之間的馬上戰鬥時更加地明顯。

在馬上雙方在馬匹快速奔馳的情況下交戰,武器的長度更長就意味著己方的兵器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攻擊到對手,更長的兵器更容易占據先手,取得優勢。

喜歡下圍棋的人應該知道先手對於勝負是多麼重要,在馬戰中也是如此,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李傕與程普皆是其各自主公的麾下心腹大將,二人在西涼時也曾聽說對方,對對方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戰事頻繁以及分屬不同的兩支隊伍,因此幾乎沒什麼見麵的機會。

所以李傕對於來說程普隻是有所耳聞,但是對於程普來說對李傕就有一定的了解了,這一點倒是由於其主子孫堅一直對董卓的西涼軍仇視無比,孫堅一直想將董卓殺之而後快,也沒少動了收編董卓部下的心思。

孫堅是一個誌向遠大的人,一直不願意碌碌無為,一直想幹出一番事業,關於這一點可以從其一生的經曆看出來,在西涼時孫堅就慫恿主帥張溫誅殺董卓,兼並其眾,當時張溫麾下能用的將領不多,尤其以勇猛武藝聞名於世的就更加少了,那時候的孫堅其武藝在張溫的軍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所以一旦董卓被張溫所殺,那麼前往董卓軍中收攏改編其部隊的人選是非孫堅莫屬,孫堅軍容壯大之後恐怕比董卓更加難纏,其對漢朝的禍害恐怕更是遠甚於董卓。即便此策失敗,張溫沒有誅殺董卓,後來孫堅也是一直打著西涼軍的心思。

此次孫堅起重兵圍攻洛陽,雖然打著是“營救天子,匡扶漢室”的響亮,其未必沒有擊殺董卓,兼並其眾,然後在亂世中大幹一場的心思。

既然孫堅一直打著收編西涼軍的心思,那麼其對西涼軍一眾將領的了解以及情報的收集會少嗎?

程普從孫堅那兒了解到不少董卓麾下將領的消息,其本身也是一員悍將,也是豪勇之人,所以在戰陣之上看到出戰的是李傕之後,也不驚訝,反而自恃其勇,覺得自己有把握可以戰勝李傕。

這一點,作為董守業以及其麾下的將領倒是沒有想到的。

話說李傕與程普二人,各自在其坐騎上擺出一些殺氣凜凜,十分銷魂,十分做作的姿勢之後,然後便開始對眼,比比眼中的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