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麾下的人馬一看,得,咱們也跑不過四條腿的馬,追擊的任務還是讓給騎兵來做吧!於是便帶著人馬撤了回來。
徐晃麾下的騎兵在與華雄麾下的人馬簡單交割之後,便繼續追擊。
要說逃跑的這隊丹陽兵作戰真是頑強,雖然人腿跑不過馬腿。但是對方也毫不放棄,不斷派出人馬斷後。這些斷後的人馬真的是太敬業了,完全不顧及自己的性命,全力為己方最大限度地爭取時間。
徐晃麾下參與追擊的五百騎兵差一點就在這兒栽了跟頭,吃了這群丹陽兵一點兒小虧,最後雖然成功剿殺斷後的人馬,但是自身損失也不小,再追下去估計也取得不了太大的斬獲,於是便選擇撤退。可惜統領這支兵馬的統領不知道這支逃兵中可能朱儁就隱藏在其中,若是知道恐怕也不會就這麼輕易放棄。
即便是這樣這支約一千多人的逃兵,最後逃出去的也不足五百。而徐晃麾下參與追擊的五百騎兵中有一百多人受傷,戰死好幾十人,幾乎就是傷亡過半了,還好馬匹沒有什麼損失。
就在徐晃派出的這支人馬撤退之後不久,又有大隊騎兵前來,雙方交流之後,知道那支逃兵已經成功逃走,雖然是有點惋惜,但也無可奈何,估計是追不上了,便一起返回。此時追兵已經過了滎陽城了,再往東就要靠近關東聯軍的酸棗大營了,西涼軍也不想在多生枝節,便返回,順便攻下滎陽城,獲取城內的糧草輜重。
此時的滎陽城內大隊人馬都是隨著朱儁追擊,所以城內幾乎是沒有什麼人馬,所以在董守業騎兵到達城下的時候,城內殘留的一些士兵就開城投降了。
董守業並沒有命令部隊駐守滎陽城,於是攻下滎陽城之後,將城內的糧草輜重押運出來,便返回了虎牢關,向董守業複命。
董守業看到各軍人馬返回之後,並沒有擒到朱儁,都是在意料之中,也沒什麼失望,不過此戰董守業的戰果還是不小的,朱儁的一萬五千人馬幾乎是全軍覆沒,隻有不到五百人逃出,此戰朱儁軍中有七千餘人馬戰死,七千人馬被俘虜。本來可以下令全部剿殺的,可是董守業不願殺戮太多,也不願己方在確保勝利之後傷亡太多,所以在朱儁大旗一倒之時便下令收降。
董守業現在雖然是糧草不多,但是依舊選擇收降俘虜,自然有其自己的考慮,收降俘虜雖然會一時困難,但是隻要度過這個難關,這些俘虜變成勞動力之後,會十倍百倍地回報董守業。
亂世之中,軍閥之間爭奪的就是人口土地,最後還是誰的人口多,誰獲勝的幾率就要大一些。無論是什麼時候,人永遠是第一要素。況且現在軍閥之間的征戰是大漢民族內鬥,沒必要趕進殺絕,還是盡量給本民族保留一些元氣吧!漢族人口的大量銳減,最高興的還是那些敵對的外族。
董守業擊敗孫堅之後,東麵的威脅已除,徐榮率領俘虜們駐守虎牢關,在周邊屯田,改造俘虜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也沒有什麼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