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業現在也是大賺特賺,心情好的不得了,便道:“孫叔父,客氣了,既然諸事已畢,孫叔父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小侄絕不阻攔。”
孫堅聞言,再次朝著董守業拱了拱手,就要轉身離去。
此時,董守業卻忽然道:“孫叔父,小侄還有一言,不知叔父能否聽上一聽?”
孫堅狐疑不已,卻也不敢立刻就開罪董守業,隻能是硬著頭皮答道:“董將軍客氣了,請講,孫某洗耳恭聽!”
董守業聞言笑了笑,說道:“孫叔父出關之後,還請將陽城的兵馬撤回,小侄不日便會派人前往陽城接收城池,若是城內的守軍不遠撤離,那就隻好兵戎相見了。”
孫堅聞言答道:“此事孫某會向袁公告知,至於袁公如何處置,孫某無力幹涉,還請董將軍諒解。”
董守業一想,孫堅說的也是實話,便不再多說,接著便指揮部隊讓出一條路。
陽城的作用,有點類似於洛陽的南方橋頭堡。若是想從南方進攻洛陽,則繞不過陽城,若繞過陽城直接進關,則有可能被陽城斷了後路。再者依托陽城也可以對豫州方麵勢力進行壓製,限製其崛起。
孫堅看到董守業已經按照指揮手下給己方讓開一條路,於是也不遲疑,立刻指揮全軍離去。
原本,董守業想要再次與孫堅提一提聯姻之事的,之前孫堅之所以拒絕董卓的提親,一方麵是愛惜羽毛,另一方麵也是攜陽人大勝胡軫之餘威而有所持,現在董守業讓其軍勢再次受挫,以一種幾乎勝利者的姿態來向孫堅提親,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而且若是兩家聯姻,對孫堅的好處是非常多的,最起碼可以讓他有個不錯的根據地,名正言順地發展實力,比一味地依附袁術要強多了。
而董守業這廝之所以有再次向孫堅提親的念頭,一方麵是執行其父董卓的既定戰略,另一方麵也有在孫堅萬一如曆史一般英年早逝的時候,在孫家軍最為艱難的時候,收服孫家軍,收服孫策、孫權以及程普、黃蓋、韓當等傑出人才。
其實董守業對於聯姻這種事兒是有點膈應的,可是經過賈詡的開導之後,便豁然開朗,作為董卓之子,作為政治人物,主動參與或者是被動參與政治聯姻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便是剛強如孫策也曾與曹操聯姻,而基於這一點董守業覺得與孫家聯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不過在賈詡看來,即便是將來與孫堅聯姻,孫堅的女兒也不能做董守業的正妻,以前孫堅形勢好的時候,也就是剛剛擊敗胡軫那會兒,那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現在其軍勢已經衰弱,自然身價就降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