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公孫瓚看到劉虞堅決派人支持袁術,自己作為袁術的盟友也不能落後了,也怕盟友袁術怪罪自己在劉虞麵前說壞話,於是就派遣自己的族弟公孫越也帶領著一千多騎兵跟著大隊人馬前往南陽,避免太過得罪袁術。
袁術這下子可就高興壞了,沒想到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初費了老大的勁兒才弄到五千多騎兵,交給孫堅之後,結果都被孫堅給交代了,沒想到現在憑著一封信就能換來六千多的騎兵,這不是天上掉餡餅,無本兒的買賣嘛。
公孫越也是個率領騎兵的好手,曾經也是跟隨公孫瓚南征北戰,立功無數,現在既然大隊騎兵行軍自然要選出一個人作為騎兵的統領,於是公孫越當仁不讓地被任命為這六千騎兵的統領。
當公孫越帶著六千多騎兵來到南陽的時候,袁術簡直是樂的嘴都合不攏,直誇盟友公孫瓚仗義,是個好同誌。
袁術這哥們也不客氣,毫不猶豫地將劉虞支援自己的五千騎兵收入帳下,而公孫越率領的一千多騎兵依舊歸其統領,而且袁術也不願資源浪費,還要求公孫越幫助自己訓練騎兵。
通過洛陽的戰事,孫堅將袁術寶貝疙瘩似的五千騎兵損失殆盡,其中固然有西涼騎兵戰鬥力強勁,而且人數眾多的原因,但袁術還是將作戰失利的責任歸結與孫堅頭上,對此孫堅也是光明磊落,男子漢大丈夫輸了就是輸了,沒有什麼好爭辯的。
有鑒於此,袁術便要求公孫越幫忙訓練騎兵。經過公孫越訓練之後,袁術明顯感覺到這批騎兵的戰鬥力要比之前的騎兵強悍不少,所以繼續留公孫越在手下聽命。
現在袁術既然決定整頓豫州,將袁紹的狗腿子周氏兄弟以及曹黑子幹出豫州,於是便讓孫堅率領兩萬步騎,前往陽翟攻擊周氏兄弟。其中孫堅作為統帥,率領步卒,公孫越率領二千騎兵配合孫堅作戰。
孫堅對於袁術的部屬也毫無異議,畢竟袁術作為主子,其命令是不容孫堅質疑的,而且孫堅這幾天也有幸見識過公孫越率領的騎兵,確實有其獨到之處,自己也不敢打包票說自己率領騎兵的水平能比公孫越還要高。
就這樣,孫堅與公孫越在魯陽會麵之後,便與公孫越一起帶著麾下的兩萬步騎前往陽翟與周氏兄弟、曹操率領的人馬再較高下,誓要將其趕出豫州,奪回對豫州的控製權。
而在陽翟屯兵的曹操與周氏兄弟也早在陽翟恭候多時了,曹操心裏清楚想要從袁術與孫堅的手中多下豫州的希望不是很大,自己唯一能取得的戰果便是盡量把袁術的兵力拖在豫州,盡量拖長一點的時間,給荊州的劉表創造機會。
有時候戰爭的結果不是勝了才有意義,而是在大局麵上有利於己方才可以,即使是損失一些兵馬,丟掉一些城池,隻要在整體大局態勢上對自己有利就可以了,袁紹可以說是下了一步好棋,袁術接招也不是,不接招更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