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朝堂(三)(1 / 2)

有時候,無論對方所提的案例是否正確,作為對手的一方,隻會反對,而不會考慮對方的提案是否合理,這也是政治鬥爭的殘酷性。

聽到壺壽的漫天要價,之前一直沒有表態的種拂站出來說道:“我朝自高祖皇帝斬白蛇起義轉而取得天下,開府者不可勝數,但幾乎都是三公或大將軍。我朝承平日久,此政一直沿襲,故以雜號將軍開府者尚無先例。”

種拂這句話說的還是很到位的,讓壺壽啞口無言。

漢魏時代,說話做事要講究一個有例可循,或者是沿襲前朝故事。比如:曹操晉位“魏王”時,就有很多人反對,說有漢以來,高祖立下祖訓,非劉姓者不可為王。當時曹操以沿襲淮陰王韓信故事為先例,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

董卓看著下麵自己的馬仔壺壽與種拂的交鋒失利,也有些著急,可還是不動聲色,因為昨晚在定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些。

看完這些,董卓又看了看董守業,發現自己兒子還是老神在在地站著,看上去倒還真有一番氣勢。

其實,這是董卓誤會了,董守業站在那兒不是老神在在,而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

為什麼董守業對於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竟然如此不關心,反而走神發呆呢。

原因是這哥們兒根本聽不懂大家在說什麼,什麼假節啊,開府啊,對於董守業來說都是陌生詞彙。這感覺就跟一個中國人用國語罵不懂漢語的老外是一樣的,而且罵人的哥們兒還用的是方言。對方聽了完全沒感覺,隻有滿肚子的莫名其妙。

見到壺壽啞火,李儒又站出來說道:“那種司空以為該如何處置。”

種拂有種一下子就被問懵了的感覺,原本以為對方還會有人跳出來和自己據理力爭,然後引經據典地辯論起來,沒想到對方卻突然將語氣一轉,反問自己了。

種拂也是個老江湖,精明無比,自然不會覺得對方是讓自己來定奪此事,看樣子自己被將了一軍。說實話,種拂之前就壓根兒沒有考慮過關於董守業的封賞問題,今天之所以站出來,也是因為董卓一方所提出的封賞太過分了。

這下子被問了個措手不及,吱吱嗚嗚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

這時,董卓開口了,隻聽到一聲破鑼子般的大喝聲:“種司空乃我朝棟梁,封賞一事也屬於種司空的份內之事,不知司空以為該如何處置,還請快快告知!”

種拂被董卓這麼一聲大喝,七魂丟了六魂半,更加緊張了,頭頂直冒汗。不過,種拂也是個見過風浪的人,雖然對董卓有點恐懼,也不至於被對方一嗓子大喝就嚇到了。

平息平息心態,種拂繼續說道:“啟稟陛下,太師,董守業將軍雖然在洛陽立功不少,擊敗叛賊。但其功勞仍不足以開府,儀同三司,望陛下明察。”

王允與馬日磾等人聽完種拂的話,也都是連連點頭,出言讚同。

董守業聽完種拂的話,朝他看了一眼,看了這人究竟是什麼相貌。此時董卓卻是用雙眼怒視著種拂,仿佛說:“今天要是不給老子一個滿意的答複,老子就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