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業正要轉身離開,隻聽後麵傳來一聲“且慢”,董守業回過身來,看著對方,問道:“不知閣下有何見教?”言語中頗有些不爽,換了是誰也都會這樣,原本自己兩人在這兒吃的好好的,冷不丁地有人上來就是一番冷嘲熱諷的,誰能受得了啊?
泥菩薩尚有三分血性,何況是少年得意的董守業呢?
那公子見董守業轉過身來,便道:“你我萍水相逢即是緣分,不如再喝幾杯?”
董守業也不接茬,回了一句:“相逢何必相識,緣分散去,各奔東西豈不是更好?”語氣中顯然有些不耐煩了。
那公子顯然不願意就此善罷甘休,接著說道:“有趣!有趣!閣下倒是個有趣之人?一般人都願意廣交朋友,你卻反其道而行之。豈不聞多個朋友多條路?”
董守業聞言一愣,倒是有點頗為意外,自從穿越成為董卓之子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要與自己交朋友,董守業都快忘了朋友到底是什麼感覺了。
有時候高高在上的身份也是悲哀,未嚐是什麼好事。就拿董守業來說,作為董卓的寶貝兒子,放眼天下也沒有幾個人敢說與之結為朋友。董守業手下,宗族又或是賈詡、徐晃、張遼等人,雖然在相處的非常不錯,兄弟情義很深,又或是有師徒情誼,但是在這些人中因為這樣那樣的因素,沒有一個人會把董守業當做真心朋友來看的。
想到這裏,董守業有種莫名的悲哀。
第一次聽到有人想與自己結為朋友,有種久違的感覺,有種淡淡的感動,又仿佛是被觸動了心裏最為柔弱的某個地方,原來還有一種人際關係叫朋友。
坦白說,董守業都是孤獨的,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朋友!
董守業此時聽到那位公子想要與自己結為朋友,不禁有些意動,開口說道:“閣下所言極是,是在下失禮了,未請教閣下打算在此地繼續酒宴,還是換個地方?”
那位公子答道:“本公子生平最不喜歡的就是欠人人情,今日承蒙閣下厚待,在此一席酒宴,雖然平庸,倒也吃出一點兒意思。既然你我二人決議繼續共賞美酒,不如就換個地方吧!”
董守業一聽,感覺也無所謂,反正聽對方的意思是要請客,那就客隨主便,當下答道:“不知閣下有何好去處?”
那公子哈哈一笑,道:“聽聞夕陰街(在長信宮附近)的百花樓(妓院的名字)新來了個姑娘,彈得一手好琵琶,長的也是天姿國色,不如咱們去見識一番。”
董守業一聽,這哥們兒竟然是說要喝花酒,說實話董守業兩世為人,但還真的沒有去過瓦寨勾欄這樣的地方,說起來倒也是有些丟人,就連舞廳,迪吧都沒有去過,雖然之前偶爾會和朋友去KTV唱唱歌,可去的也都是幹幹淨淨的KTV,連個陪唱的姑娘都沒有。
說實話,被對方這麼一說,還真有點好奇,想去見識見識。
這麼一想,就要點頭答應,旁邊的典韋卻突然說道:“公子,此事是否需要斟酌一二?”意思是:還是不要去了,府裏麵不好交代,要是因為這些小事惹董卓生氣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