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業獻完禮物之後,整個壽宴的重頭戲也算是上演的差不多了,在董卓的提領下董守業再一次在長安城內各方麵的大人物之中露了個臉。
董卓對於寶貝兒子董守業今日在壽宴上的表現也非常滿意。
整個宴會熙熙攘攘,馬上就要走入收尾階段。
這時候一些不入流的人物也開始向董卓獻禮,這所以在宴會即將結束的時候送禮,是因為送禮也需要排隊,即便是你再有錢,也得排在像王允、皇甫嵩、馬日磾等大人物的後麵。
此時的董卓心情頗好,大有佳兒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覺。
要說男人這一輩子,最高興的事兒不是自己混的多麼牛逼,多麼厲害,而是自己一手培養的好兒子混的比自己還要牛逼,比自己還要厲害。
子孫血脈的延續,基業長青才是永恒的主題。無論是誰,都會有這般的想法。
隻見董卓樂嗬嗬地坐在寶貝兒子剛剛獻給自己的太師椅上,左顧右盼,頗為自得。也許左顧右盼這個詞用的不是非常貼切,但是董卓坐在太師椅上,老大的屁股左右挪動,卻是個事實。即便是權勢滔天的大人物也會有小孩子般見獵心喜的時候。
此時,旁邊的管家唱道:“議郎丁管獻上賀禮,寶瓶一個。”仆從從外麵抱進來一個漢代的陶瓷瓶,外表釉麵光滑,呈玻璃質狀,高約莫三十公分,下粗上窄,上沿口徑約莫五公分,整體呈灰白色。
頓時坐席中一人越眾而出,抱起寶瓶,說道:“啟稟太師,此寶瓶名叫琉璃釉功臣寶瓶,乃是高祖皇帝平定天下之後,為了賞賜一眾功臣而命匠師鑄造。當時絳侯周勃也在封賞之列。此琉璃釉功臣寶瓶便是當年高祖皇帝上次給絳侯周勃的,周勃死後,此寶瓶歸屬其子周亞夫之手。而後周亞夫蒙冤入獄,絕食而死,自此周氏一族逐漸沒落破敗,寶瓶也從流出,幾番輾轉,落入下官之手。今日適逢太師高壽,特意獻給太師。”
董卓用眼睛瞟了瞟,對這個寶瓶也是蠻喜歡的,便道:“原來如此,丁議郎有心了。如此寶物,何不留著自家把玩?”看樣子是要客氣一番。
丁管在下麵自然也不會覺得太師今年不收禮,收禮隻收腦殘金,接著說道:“太師乃是朝廷柱石,大漢肱骨,乃是天下大德,如此寶物當然是有德者居之。”
這個馬匹以下就拍到董卓的心裏去了,誰不喜歡被人誇呢?隻見董卓樂得不行,長笑一聲,說道:“那就呈上來給本太師看看。”
旁邊的仆從見狀,便要上前將寶瓶搬到董卓的案幾上。那丁管卻是在這時止住仆從,要自己親自動手給董卓搬過去。
隻見這老小子,稍微捋了捋袖子,走到寶瓶旁邊,輕輕地搬起來,慢慢地走到董卓案幾的旁邊,小心翼翼地將寶瓶放在董卓身前的案幾上。
要說漢朝時人們的著裝都是寬袍大袖的嗎,雖然看起來非常好看,風度翩翩的,可是做起什麼事兒來,確實是非常地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