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冀州牧(1 / 2)

李儒 聽到董卓預料袁紹與公孫瓚必有一戰,點了點頭說道:“太師所言甚是,此戰恐不遠矣!”

要說這董卓與李儒的眼光還真是非常準,再有幾個月袁紹與公孫瓚就要正式開戰了。

董卓又說道:“袁本初如此欺人太甚,本太師又怎麼能咽得下這口惡氣。”

李儒想了一會兒,沒有出聲,看來是沒有想到什麼好主意。

這時,董守業說道:“父親大人,孩兒有一計,不知可不可行?”

董卓聞言大喜道:“守業還不快快道來!”

董守業想了想說道:“父親大人,朝廷本是任命韓馥為冀州刺史,韓馥卻擅自做主將冀州讓與袁紹。這冀州可不是韓馥的,也不是袁紹的,而是天子的,是朝廷的。即便是韓馥將冀州讓與袁紹,那也需要天子的認可,朝廷的同意。韓馥卻私下做主,如此作為豈不是藐視朝廷,目無天子,父親大人可奏明天子,下詔書責備韓馥。袁紹占據冀州之後卻自領冀州牧,此舉亦是目無君上。父親可奏明天子,袁紹得國不正。可建議天子重新委派冀州牧。”

董卓與李儒聽完齊聲讚道:“此計大妙!”

董卓又問道:“文優,以你之見,這冀州牧的人選誰可為之?”

李儒沉吟一陣,答道:“壺壽或可為之!”

當晚,董卓將壺壽招在府中一起商議具體事宜。

第二日早朝。

小皇帝劉協登朝侯,小黃門扯起公鴨嗓子叫道:“聖上有旨,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班中有一人出列,奏道:“啟稟陛下,現有渤海太守袁紹不經過朝廷同意,卻占領冀州,反而自領冀州牧。如此行為目無天子,其心可誅。”

小皇帝劉協一看原來是董卓的走狗李儒,頓時沒了什麼心思,卻也不敢弗了李儒的麵子,隻好說道:“竟有此事,太師、諸位愛卿,此事該如何處理?”

董卓見狀說道:“啟稟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袁紹自領冀州牧分明是不將陛下放在眼裏,如此作為實屬忤逆。不知王司徒以為如何?”

王允本來不想出頭,聞言卻不得不硬著頭皮站起來,在王允的心理巴不得袁紹勢力越強越好呢,隻有袁紹的勢力強,才能打敗董卓,迎天子回歸洛陽,重整朝綱。當然這些事兒王允隻能在心裏麵想一想,平時可絲毫不敢表現出來。

不過今天董卓與李儒說的是原則問題,王允隻能是頭讚成票得,那袁紹再怎麼厲害也不過是個臣子,大家平時不較真還好,一較真起來袁紹就站不住腳了。隻聽王允說道:“太師所言極是,袁本初不經朝廷同意而自領冀州牧,此舉確有不妥之處。”

董卓接著問道:“那以王司徒之見,此時該如何處理。”

王允見董卓步步緊逼,雖然有心為袁紹開脫,卻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隻能答道:“之前韓馥主動將冀州讓給袁本初,此舉雖然沒有經過朝廷同意,但可以看作是韓馥主動辭官。現在既然冀州出現空缺,朝廷可以選派賢能,趕赴冀州主持大事。”心裏頭想著:“反正現在袁紹占據冀州已成既成事實,即便是派了個冀州牧過去也沒什麼用,頂多是多一縷孤魂而已。隻要自己不被任命為冀州牧就行了,至於其他人那就愛誰誰了,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