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著第一關的結果已經揭曉,馬日磾便站起身來,清清嗓子說道:“眼下第一關已過,入圍者尚有八人,接下來便進入第二關。”
董守業一看這八人依次是楊修、王粲、衛仲道、袁譚、袁耀、劉誕、黃奎再加上董守業本人。
話說這八人都是來頭很大,身世不凡,把他們的身份說出來都能嚇死一大片。
董白字守業,今年一十九歲,當朝太師董卓之子。董卓不必多說,乃是當今天下最有權勢的人。
楊修楊德祖,今年一十六歲,小正太,出身東漢名門“弘農楊氏”,其父楊彪在公元189年九月,接替董卓幹過司空,同年12月,接替黃琬擔任司徒。楊彪曾祖父楊震、祖父楊秉、父親楊賜都官居太尉,並且都以忠直而聞名。還是世代研習《歐陽尚書》的家族。和汝南袁氏同為當時的名門大族。
王粲,字仲宣,今年一十五歲,小正太,曆史上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出身於名門望族,他的曾祖父王龔,在漢順帝時任太尉;祖父王暢,在漢靈帝時任司空,是當時的名士,都位列三公。王粲的父親王謙,曾任大將軍何進的長史。
衛覦字仲道,與董守業同齡。出身河東衛家,衛氏原係西周分派,實康叔之後,康叔封衛以國衛氏,派衍河東,子孫散居各地。漢武帝時衛氏大興,出了個大將軍衛青,以及皇後衛子夫,從此衛家成為當時知名的世家大族。衛仲道其兄便是曹魏著名大臣衛覬。
袁譚,字顯思,二十三歲,袁紹之長子。這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無數,袁紹就不必說了,現在除了董卓,基本上沒什麼人能比他牛逼了。
袁耀,二十二歲(龍套人物,沒有找到他的字,就不寫了),與袁譚一樣,也是出身於四世三公的袁家,其父是袁術,除了董卓,也沒有人能比他還要牛逼了。為什麼沒把他與袁紹對比呢,因為在袁術的眼中,自己一直比家奴袁紹牛逼。
劉誕,二十二歲(也是個龍套人物)。出身大漢皇家宗室,乃是益州土皇帝劉焉的二兒子。
黃奎,二十一歲(也是個龍套人物)。出身江夏大族黃家,其父黃琬,當過太尉,幹過司徒,黃琬祖父黃瓊,官至太尉,乃是東漢名臣,其曾祖父黃香官至尚書令。
董守業聽完他們的身份介紹以後差一點沒把自己的小心肝嚇壞了,這董家雖然是當朝權貴,但是要是說起家族底蘊,以及家族的影響力,比起以上這些大家族可就有點差遠了。雖然這話說的讓人有點不服,但是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
此時,蔡琰照著這八個人施了一禮,然後又微張膻口,款款說道:“八位公子,小女子有禮了。眼下乃是十月中旬,初冬時候,院中有些菊花尚未凋零,諸位公子不妨先以菊花為題,賦詩一首,或是作辭作賦皆是可以。”
董守業一聽,暗道:“尼瑪,這全都是送分題,要是說寫什麼文章,作辭作賦神馬的,哥們兒倒是感覺頗有點難度,可要是說到作詩,放眼整個大漢朝,誰能有我做的好。哥們兒從三歲開始就開始背誦唐詩三百首,還有什麼樣的詩能難倒我的,。俗話說的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偷。哥們兒我這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穿越人士,隨便剽竊別人就收,都能撂倒一大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