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校場(2 / 2)

台下眾將士群情洶湧,紛紛大聲附和道:“報仇!報仇!報仇!”

董守業雙手虛抬,往下按按,示意眾將士安靜,繼而說到:“父親死後我等無所歸依,原本此事與爾等關係不深,爾等自可解甲歸田,回歸鄉裏。但本將接到探子密報,說王允老兒不岔將士們追隨先父擾亂天下,便在長安城內立下誓言要誅殺盡涼州人,眾將士何其無辜,若是我等解甲歸田,隻需三五亭長小吏,便可將我等縛之。隻有起兵殺入長安才能有一線生機。”

台下又附和道:“殺入長安!殺入長安!”

董守業頓了頓,又說道:“若是不出本將所料,三五日之內,王允老兒必將派兵前來郿塢,攻殺我等!凡我將士,必要厲兵秣馬,修兵製甲,全力迎戰!”

此話說完之後,台下頓時議論紛紛。

下麵的董旻、賈詡等一眾將領也不知董守業為何能篤定立刻會有人來出兵攻打郿塢,紛紛對視一眼,相互垂詢,目前的細作並沒有打探到有任何的消息是關於此事的,不過仔細思索之後,覺得此事也是極有可能,便紛紛出言附和。

董守業見狀,大叫一聲:“眾將士不必疑慮,此事是真是假,三五日內必有結果,屆時方知本將所言非虛。不過在此之前,必須做好防備,以免到時候被王允老兒打得措手不及!”

董守業其實也並沒有收到王允將會派兵攻打郿塢的消息,但是曆史書上寫過,在董卓死後,便是由一代名將皇甫嵩領兵攻打郿塢,並且攻破郿塢,將董卓的一家老小屠殺殆盡的。

雖然曆史不一定能夠重演,但皇甫嵩出兵攻打郿塢乃是必然,因為郿塢時西涼軍目前的大本營,他若是不出兵攻打,郿塢之中必定會起兵複仇。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王允選擇的是前者。

再者董卓經營郿塢,其內有巨額財富,糧草兵甲數不勝數,王允要想順利執掌朝廷,穩定長安,那對於郿塢是勢在必得,否則必有傾覆之憂。

從來便是財帛動人心,王允在執掌長安朝政之後,急需各方勢力的支持,對於錢糧方麵的需求極其迫切,沒有錢糧如何能夠成事。

而且即便是王允不攻打郿塢,那郿塢之中的董卓餘黨也會為其複仇,這二者可以說是死仇,解不開的疙瘩,必有一方覆滅,另一方才能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