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業與呂布二人的戰鬥速度極快,一般人恐怕隻能看到一些殘影,隻有一些高手才嫩馬馬虎虎地看個大概。
交戰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卻是凶險無比,稍有不慎便是身死當場的結局。
不知不覺中,二人已經鬥了七八十個會合了,戰鬥中雙方各逞武藝、機謀戰的是旗鼓相當,不分勝負。
又一次分開之後,二人身上已經是汗如雨下,浸濕征袍。
在戰場的兩段各自看著對手,心中愈加是忌憚不已。
董守業隨著戰事的發展愈加亢奮,看著迎麵而來的呂布,虎吼一聲,然後縱馬衝上,臨到跟前,手中的長槍一揮,猶如閃電般的速度刺出,刺向呂布的胸口。
呂布見狀將畫戟一揮,擋住長槍。
卻見被畫戟擋住的長槍往空中一跳,跳出畫戟的封鎖,飛向呂布的心窩。
董守業的這一招叫作燕子奪窩,奪的是呂布的心窩。
呂布見著董守業手中長槍一跳,位置突變,便收回畫戟,雙手握住,然後用力往胸前一拉,畫戟杆正好是裝上了槍尖,見長槍蕩飛開去。
緊接著畫戟在手中舞出一個大圓弧,呼呼作響,猶如一個大風火輪一樣,然後直接刺出,衝向董守業的胸口。而且畫戟在前刺的過程中在呂布的手中不斷地打轉,月刃不斷地往前絞動,帶著獵刃撕開空氣的風聲,直奔董守業的胸口。
卻見董守業並沒有慌亂,而是將手中的長槍筆直地刺出,沒有任何花巧可言。
隻聽一聲巨響,董守業的槍尖正好刺中畫戟,卡在月刃與戟杆連接之處的方孔之中。
被卡主的長槍一時之間卻是想抽也抽不會來,倒也不是卡的有多緊,而是呂布在變著法子與董守業較力硬拚,以其之長攻敵之短,消耗董守業的體力。
董守業在馬上略作嚐試,呂布卻是不願意鬆開,董守業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突然想起一事,將心一橫,左手反手從馬背上抽出項羽寶刀,一刀砍向呂布。
呂布見狀大驚,慌忙也騰出左手,抽出隨身攜帶的寶弓,擊向董守業的項羽寶刀。
碰撞聲響起,卻見董守業的項羽寶刀並未奏效,取得什麼殺傷,也沒有砍斷呂布的寶弓。
按理說呂布的寶弓即便是質量再好,也不過是木頭所製,又怎麼能比得上吹毛斷發的項羽寶刀呢?
原來呂布這廝極其聰明,在將寶弓揮出的瞬間,將寶弓砸向項羽寶刀的刀麵。使得局麵由原先的兵器是否鋒利之間的較量,變成了力量上的較量。
董守業雖然是天賦異稟,力大無窮可是與怪胎呂布相比還是有點差距的。
這一擊毫無花巧的撞擊卻是董守業吃了點小虧,左手被震的有些發麻。而在此時由於雙方的注意力由右手轉移到左手,所以呂布畫戟度長槍的控製力減弱,被董守業順勢抽回手中的長槍。
呂布占了一點小便宜之後,得理不饒人,畫戟接連揮出,或砍或剁地攻向董守業。
董守業由於左手有點不給力,還沒有完全恢複,所以應付起來是略顯吃虧,頗有點左支右絀的感覺。長槍連連刺出,卻是總被呂布控製著局麵,好幾次純粹技巧性的碰撞,都變成了力量上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