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之後,鄭泰便與荀攸、鍾繇二人來到門前,示意門房打開府門,行至門外。
何顒見著正主之後,趕忙上前行禮道:“公業兄久違了,故人何伯求冒昧來訪。”
鄭泰還了一禮,輕輕地說道:“伯求兄客氣了,且入府內一敘。”說完之後,略一側身,做了請的姿勢。
何顒一看,心下想到:“看來鄭泰還是不願意麵見眾人,隻願與自己單獨相談。”想到這便轉身朝身後的眾人作了個揖,說道:“眾位且先回去吧,若有消息,何某定然會及時通知各位!”
眾人相互望了望,也不敢強行要求進入府內,便簡單商討幾句,然後按著何顒的話,各自散開。
鄭泰眼見於此,也沒多說什麼,便領著何顒進入府內。
幾人來到正廳之後,各自落座。
半日之後,何顒從鄭泰府內離去,鄭泰送至門外,客套幾句之後,便轉身回府,將府門緊閉。
府外依舊是有多人等候,何顒與鄭泰分別之後,一眾在府門外等候的人都上來詢問何顒與鄭泰商談的結果。
起先,何顒打算閉口不言,卻耐不住眾人苦苦哀求,最後,隻得說道:“列位之心情,何某以知之。權且放心,鄭公業曾與何某承諾,若是危難之時,必會挺身相救。”
其中一人忍不住問道:“若是董守業破城之後,大造殺孽,該當如何?”
何顒聞言一滯,沉吟一會兒,歎了一口氣,說道:“此事何某也曾相詢與公業兄,公業兄願出言相諫,其與董守業畢竟有師徒情分在,由他出麵,事情尚有轉機。”
那人又問道:“若是董守業固執己見,不聽諫言,又該當如何?”
何顒麵色一正,略帶悲戚,鄭重其事地說道:“如若事情惡化致斯,公業兄願以死相諫!諸位可還有異議?”
眾人聞言,便不作聲,既然話已經說道這個份上了,再說什麼都是無濟於事了,畢竟人家鄭泰都願以死相諫,那還能要求對方如何呢?
何顒環顧眾人,又說道:“為今之計,若是不想過分刺激董守業,以造成驚天殺孽,可行之舉便是保得蔡邕、蔡琰父女平安。眾位都是玲瓏之人,自然有辦法向王允等人施加壓力。隻要蔡邕、蔡琰父女二人平安,再加上公業兄從中斡旋,定可讓董守業克製,不會做出什麼慘絕人寰的舉動,具體如何,還請諸位三思。”
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了,諸位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何顒話裏的意思,隻要蔡邕、蔡琰父女二人毫發無損,事情便有一絲轉機,若是這二人生出半分差錯,大家都得玩完。
何顒說完之後,便自顧自地離開。
眾人一看,又是商議一番,然後開始動身轉向,離開鄭泰的府邸,卻是沒有立刻四散離去,反而是朝著同一個方向而去。
那方向分明是王允的司徒府。
眾人聲勢浩大,基本上在長安城內傳開了,王允作為長安城內的實際掌權者,又豈會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