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董守業為了盡量減少損失順利攻下長安城而愁眉不展之際,一個消息突然從長安城內傳到李儒的手中。
這個消息十分機密,也事關重大,得到消息之後,李儒不敢怠慢,火速前往帥帳求見董守業。
董守業見著李儒求見,又豈有不應允之理,立刻便讓其進帳商議。
李儒此時神態自信,頗有點神采飛揚的感覺,看著董守業說道:“主公,長安城內有消息傳來了!”
董守業聞言一喜,說道:“是何消息,竟然能讓大姐夫如此高興!”此時帳內隻有董守業與李儒,沒有外人,因此董守業說話的態度便是u比較隨意一些。
李儒聽罷,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子,說道:“主公,可否記得胡軫胡文才此人?”
董守業笑了笑,說道:“當然記得,其在我父麾下曾是五大中郎將之一,也算是頗有戰功,曾受我父之命駐守陽城。我與孫堅大戰於梁東之時,還得其之助,堪為臂膀,負責為我指揮兩翼之一,為我軍大聲孫堅立下功勞。隻是在陽城之戰時敗於孫堅之手。孫堅乃是一代人傑,其敗於孫堅之手也不是其無能,換做他人恐怕也十有八九會落敗。兵敗之後,其麾下二千餘騎輜重丟失,兵無戰心,便到洛陽投奔於我。洛陽戰事結束之後,便因陽人之敗,而向我父請罪,後便一直留在長安城內待命!隻是現在卻是沒有了消息,恐怕尚在長安城內。”
李儒聞言,點了點頭,說道:“的確如此,太師被王允陷害之時,眾軍護著太師屍身急於出城,當時我對郭汜叮囑一番之後,也急於前往河東。而在出城門的路上卻是遇到胡軫。當時他已經被降為校尉,留在董璜麾下任職,遇見我之時,他已經知曉太師之事,便想要離開董璜,率領兵馬護送我與主公會合。我觀其行止,不似作假,便讓他依舊留在長安城內,以備後事。如今乃是攻打長安城的關鍵時刻,此人正好派上大用場。”
董守業沉吟一會,便問道:“胡文才從城內傳來什麼消息?”
李儒聞言一笑,說道:“據其書上所說,王允老兒已經將蔡中郎父女二人放回,二人暫時平安。胡文才說願意竭盡所能營救蔡中郎父女,保得二位平安。再者可以約定日期暗號,裏應外合,攻下城門。”
董守業想了一會兒,問道:“此人是否值得信任?”
李儒捋了捋胡子,說道:“此人一直追隨太師南征北戰,是太師一手提拔出來的,乃是太師的心腹,其為人品性足堪信任,主公不必多慮!”
其實也不是董守業不信任胡軫,隻是此事事關重大,關係到千千萬萬將士們的性命,若是一不小心中了敵人的埋伏,那就得不償失了。萬一是損失過重,那對接下來的局勢也會相當不利。董守業這幾日之所以情緒不佳,便是因為不想在攻城時損失太多的兵力,以免得手中的實力不足以控製未來的局勢。
一般來說,戰爭中行堂堂之師憑借實力攻下城池是最為保險的,投機取巧風險很大,若不是迫不得已,絕對不能那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