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從頭到尾都是售賣各種品階刀劍杖弓的武器鋪,叮叮當當的打鐵聲與各種口音的叫賣聲交配在一起,誕生了一種令人亢奮的嘈雜。
但滿街的喧嘩以及穿梭如織的各色人種和牲口似乎完全引不起這對少年男女的興趣,少男是因為要說的肺腑之言實在太多,少女則一直在想到底要怎麼殺了他和他的廢話才不會驚動傳說中的治安官。
走著走著,眼前就出現了一個寬闊的圓形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個碩大的圓形噴泉,噴泉中央聳立一個高高的圓形石柱,石柱上交錯地雕刻著一把大劍、一柄法杖、一張角弓、一支魔杖、一條長槍、一枚匕首。
這刺滿異物的一柱擎天據說是意味著靈修界中劍士、法師、獵人、牧師、騎士、盜賊六大主流職業的合體,而合體的頂端還刻著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表麵象征聖光普照大地、各族人民欣欣向榮,實際則暗含著聖光高於一切的寓意。
而當地人對其從上往下最簡潔的解讀是:擎天柱、日、各種職業。
到了這裏就很容易看出晴風村的格局之簡單粗暴,橫豎各一條寬約四丈的青石幹道十字鋪開,交彙處被這噴泉廣場為中心分割成東西南北四條街市,西市賣兵器,南街賣防具,北市賣雜貨,東街賣人力。
噴泉廣場西北角第一棟低調奢華的三層小樓是拍賣行,專門從事各類“奇珍異寶稀有裝備”的拍賣交易,在這種村級的拍賣行內,交易品檔次重點突出“奇”,比如奇怪、奇葩、奇貴;
東北角第一家頗有格調的六層建築則是傭兵公會,是所有自由傭兵的管理機構,事實上對於自由傭兵的管理,核心是自由;
西南角第一棟莊、嚴肅穆、連同避雷針正好比傭兵公會略高半寸的建築是聖光禮拜堂,這是聖光教廷在基層傳教布道、賞賜聖水、驅魔避凶的直屬授權單位,基本功能簡單概括為--傳道、授液、解禍;
東南角那個庭院深深常年大門緊閉的豪宅是治安官署,據說是代表日冕帝國維護地方社會治安的武裝機構,隻不過對於這個玩笑從來沒有誰當真過。
這四大家的格局幾乎在任何一個人口稠密的繁華地段都基本相似,讓人一眼就能讀懂財富與權勢的牛逼轟轟。
牧風“牽”著夜嵐出了西市路口,繞過一柱擎天刺青繼續往東,很快便來到了當地最大的人口市場--傭兵公會。
實際上傭兵公會本身並不提供勞務貿易,它的存在主要是為從事自由傭兵的靈修者們提供資格注冊、等級測評、職業管理以及福利保障等綜合服務,不過凡是有傭兵公會在的地方,附近必定緊挨著至少一家專門為傭兵們提供餐飲住宿、任務交接、消息傳遞以及組隊服務的傭兵酒館,以至於很容易就形成了自發的人才交易市場。
所以一般來說,隻要是走上了自由傭兵道路的靈修者們,通常隻有兩種狀態,要麼漂泊在蠻荒野外出生入死,要麼聚集在傭兵酒館醉生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