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明基在朱順的攙扶下還沒完全退下,就聽養心殿門外傳來一聲報喝。
“報……”
眾人紛紛循聲望去,原來是黑甲軍參軍副將,南平王楚穆之子楚紹英!
“紹英,何事如此驚慌?”虞明基停下腳步問道。
楚紹英單膝跪地拜道:“回陛下,斥候來報,一支軍隊穿越衛國境地正向承國開來!”
嘩……還未散去的朝臣聞聽此言驚愕不止,來得太突然了。
虞明基匆匆來到堂下:“可知對方來自何處?”
“陛下,斥候未敢貿然接近,不過看樣子應該來自南都大涼!”
虞明基倒吸一口冷氣:“大涼!有多少人?”
“看不太清,茫茫一片,少說也有十萬人,目前剛剛越過衛國邊境,距此不足兩百裏,若目的是承國,不出三日就會趕到。”
還未等虞明基作出反應,騎鋒軍左前將軍熊海也慌慌張張上前來報:“陛下,不好了,燕國大軍在我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進攻,目前北部黑水軍已被攻陷!”
又是一陣喧嘩,虞明基不明白為何突起戰事!眉頭緊皺,頭目眩暈。
事發突然,虞明基毫無準備,雖說承國軍隊戰力不錯,短時間內派兵已然來不及。再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算派兵又能派誰去呢,難道光指望楚氏父子!若不戰,涼國與燕國南北夾擊,到那時別說丟城失地,就連錦陽宮都岌岌可危。
自此虞明基突然發現,整個承國如同他自己一般已到晚年,身弱體衰,很多事都力不從心,偏偏此刻,兩個如狼似虎的人左右夾擊,怎受得了。
想到這,心裏不住的傷感起來。但是,祖宗江山不可敗於我手,既然敵兵來犯,自當以命抵抗。
“來呀,傳喚百官,即刻上朝!”
命令傳下去,眾人動起來。懸掛在錦陽宮殿前的朝鍾連敲九響,一時間,就連天色也變得陰沉下來。
朝堂之上,當百官得知外敵入侵一個個慌了手腳,再無往日裏那副頤指氣使官老爺的模樣,有的雙手一攤,急的直跺腳。
虞明基冷眼看著,心中失望透頂:“眾位卿家,事情朕已經說過,不知各位有何妙策。”
“陛下,涼衛兩國貿然興兵,我方卻不知其意圖,此事甚為不妙,不如我方派出使臣前往二地,搞清楚為何冒犯我承國,若是我方滿足其需求,如此一來,不用興師動眾便可化解危機,不知陛下意下如何?”行台尚書周正泰道。
周正泰,兩朝元老,年紀比虞明基還要長幾歲。此人曾為承國立下不少功勞,備受尊敬。不過隨著年紀增長,也變得圓滑起來。
“周老之意朕可以理解為求和嗎?”虞明基挑起聲調問道。
“呃……嗬嗬,老臣也是為承國考慮!”
“那其他人呢,你們什麼意思!”
堂下眾臣互相看看,齊聲道:“臣等讚同周老所言!”
百官之中有九層讚同避戰求和,說白了就是不想開戰,寧可損失國家利益也不想自己受到牽連。
“這是什麼屁話,人家都騎到我們脖子上拉屎了你們還能忍得住!”熊海不管那套,指著那幫老臣鼻子質問道。
“熊將軍,此言差矣。你乃軍中將官,職責就是練兵打仗,但你可知道,打仗並不是誰人多誰就能勝,打得可是經濟財力,若無足夠的錢糧支持,你們憑什麼打仗!”周正泰斥責到。
“哼!你說的那些我不懂,我就知道別人欺我家國辱我家人身為軍兵之人必須還擊!”
“哼!真是榆木腦袋,一根筋!”
“好了,別爭了!”虞明基斥道。“成國成武,你二人何意?”
虞成國搶先一步道:“父皇,兒臣以為,既不能求和,也不能開戰,就像周老所說,搞清楚對方意圖,若我方滿足不了,那再另當別論,反正就是盡量避免開戰!”
虞成武這次出奇的跟虞成國保持一致!
沒有一個人說出自己心中所想,虞明基倍感失望,平日裏一個個高談闊論,英武韜略,一到關鍵時刻全都蔫了,就是一群飯桶!
這時,秦明堂緊走幾步,躬身拜道:“陛下,方才臣與尚書大人商議過,我二人覺得此次承國必須應戰,而且若戰必須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