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周正泰也是好心,畢竟大軍來襲,己方毫無還手之力,勸告天子離開也在情理之中,隻是後半句實在難以入耳,一個輝煌國度彈丸之地都不可避讓何況一座城,更主要的是這是帝都之城。
如果虞明基真的跑了興許有活命的機會,也可以從頭來過東山再起,可是名聲就不好聽了。
危機時刻天子第一個跑,嚇得連帝都都不敢要了,不用別的,就這麼一句話虞明基比死了都難受,更何況天下人都睜眼看著你呢,他日東山再起,失去民心,有再強的兵力也無濟於事,畢竟不是人人都像慈禧那般貪生怕死。
虞明基沉著臉:“其他人呢,你們都有什麼看法……”
大部分人都讚同周正泰的建議,隻有極少數人主張應敵,但這個極少數人少得可憐不超過三人。
群臣目光同時投向虞明基,隻等他一聲令下,有的甚至都邁出一條腿。
“常勝,京中還有多少兵力?”
“回陛下,除了京衛巡防營,其他各門各府的差役等加在一起不到一萬人!”
虞明基點點頭,也就是說算上巡防營總共兩萬多人。
“那敵軍有多少?”
“不清楚,不過他們號稱十萬大軍,看樣子的確是十萬!”
十萬對兩萬,傻子都知道後果會是怎樣,但虞明基偏要逆天而行,猛的站起身,目光注視群臣。
“再有言逃者殺無赦,通知所有在京軍士準備出戰!”
天子下令,本該振奮人心,不料卻給那些放言逃跑者巨大打擊,皇帝是不是瘋了,這明擺著以卵擊石,都這個時候了,命重要還是氣節重要,當然他們並不知道虞明基的打算,他會不知道敵我兵力懸殊嗎,但有些事還不能過早說明。
天子決議自然有人勸阻,畢竟沒人願意等死。
虞明基早知道如此,在眾臣說完後道:“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你們心有擔憂這無可厚非,朕乃承國之主,誰都能逃唯獨朕不可,所以有想跑的現在就跑,朕絕不攔著,也不怪罪,隻是日後不要後悔!”
很難想象虞明基會說出這番話來,有的人堅持與承國共存亡,有的則把這句話當作救命稻草,有一個跑的就會有第二個,很快,原本高朋滿座的明堂少了近一半人,虞明基雖不怪罪,可心痛不已,這就是我大承的官員,怪朕老眼昏花了。
留下的人也不完全實心實意,隻不過比較精明而已,所謂富貴險中求,相信諾大的承國不可能說亡就亡。
天子心意已決,而後命人火速前往雁門關,將這裏的情況告知楚穆和靳軒,他知道,黑甲軍絕不會覆滅,即便是覆滅也不可能一點響動都沒有,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還不知道安陽遇襲。
與此同時,鐵先生換了副模樣,胯下戰馬,手中大刀,儼然一副將軍模樣,北燕軍還算道德,並沒有為難城中百姓,而是封鎖各條要道,勒令百姓不可出門,餘下的軍隊整齊列陣,威武的佇立在皇宮門前。
“北燕大軍已到,告誡承天子及其朝臣,投降不死!”
有人高聲喊著,一遍又一遍,妄圖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安陽,城樓上的士兵拉滿弓對準城下,大戰一觸即發。
鐵先生對這一切嗤之以鼻,整個安陽根本就沒多少兵,瞧他們一個個那嚴陣以待的樣子,嚇唬誰呢。
就這樣足足僵持近一個時辰,皇宮內悄無聲息,縱然北燕軍不停的勸降,可城內依舊無聲。
“將軍我看他們不可能投降了,何必浪費時間,幹脆殺進去算了!”
一名北燕將官說著,鐵先生微微一笑,他比誰都清楚,隻要進去毫不費力便可活捉承天子,但是他很享受這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一國之君被自己踩在腳底下,別提有多爽了。
“嗬嗬……不及,再等等!”
話音還沒落地,就聽嗖的一聲,就見方才那名說話的將官眉心插著羽箭,晃晃悠悠載落馬下!
這一箭表示承國反擊的信號。
突然,城門大開,借著箭雨的掩護,數千人一股腦衝了出來,一個個麵目猙獰,揮舞著利刃,在他們眼裏,北燕軍好像待宰的牛羊。
鐵先生冷笑一聲:“虞明基,你這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