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自損式攻擊(1 / 1)

他還想往人叢裏鑽得深些,好像掩麵兔子一樣藏住自己,而老薑頭已牢牢地盯住了他。不得已,他停下來,轉過身子,討好地、求饒地、憨厚地笑著,有著老實、謙虛、溫順的姿態——比這裏的一眾中國人都要本色的中國底層厚實人,讓人不由得想起了家鄉某個多他不多、少他不少,厚道而又勤懇,田裏、山上、河裏、家裏、集上、地主家、工廠裏、碼頭、船上、火車裏……總之是想盡一切辦法、一刻也不敢停頓、無處不在,他們一心想著養家糊口、謀生立業,熱愛勞動並相信勞動,很務實很精明,然而還有夢想和熱情的農家兄弟。在中國,這樣的人成千上萬,一代黯然退去了,新的又會悄然繼承起來,繼承著同樣的命運和品質,他們勇於吃苦,淳樸寬容,山一樣堅忍,地一樣博大,你簡直不知道他們承受了多少,還將承受多少……古老保守的中國原生態,多少人讚歎它,又有多少人恨鐵不成鋼地唾罵它?他們差不多清一色有著高大厚實的身板、羞澀狡黠的小眼晶晶,粗獷健美的輪廓,泥土的顏色凝到了骨子裏,汗水滲透了,那棕黃的顏色又隱隱透著潤、反著光,乍一看,簡直有些像古希臘雕塑家極力追求的力與美,然而,他一笑、一開口,這個乍看的形象就破滅了,露出了本色的土味,一時間,中國人的人情,中國人的勢利,中國人的中庸,中國人此詞所帶來的親切感與安全感,一股腦兒湧了上來……那就是伏翼的招牌笑容——他尚不知道自己一時間引發了多大的懷舊情緒,他隻一味地解釋討饒,想辦法為自己開脫。

“自己人自己人,我,伏翼啊,剛剛還在一起一鍋子搗騰吃飯呢!這個,我覺得它有些像個炮口,所以就鑽想進去瞧瞧,純屬好奇,沒有惡意!……秘密這東西,跟我比起來,墳墓算是個長舌婦……哎,我一旦跟人發生感情,就藏不住心裏話——原來天津衛也有個炮台,大沽炮台,洋人打進來時管了好些用!抗戰也得有個炮口,對不對?羅榮光,好將軍!聽過嗎?北洋也是從我們天津衛起家的,還在位呢,哎,差不多也算造完了,確實是完了,北伐已經成功,東北的老帥被日本人炸死了,少帥還算識大體,在前年就改旗易幟,全國歸於國民黨……就不記北洋,可大夥還是記大沽炮台,後來曹景緬懷他的兄弟,還組織我們去懷念了一回,所以我才……哥,你快來幫我解釋解釋啊。”

他哥還沒來得及擠過來,不覺老薑頭的眼裏光芒一閃即逝,已脫口問道:“炮台,還在嗎?”

他的聲音暗啞,壓不住微微顫抖,顯然是感情的巨浪刹那突破了這個嚴謹深沉的人的礁石,直接撞擊心房扣出的顫音——這是個好機會,也是個大危險。伏翼知道,此時絕對不能賀然去追截他的視線或搜探他的神色,否則他會警覺且惱怒,會反過來衡量甚至脅迫你!不過這難不倒伏翼,他早學會了在人的聲音、而不是話語中尋覓情緒和線索。像這樣,如果對方夠機警、又老辣,不但要停止試探和追問,連神態和眼神也不要輕易觸及,這是雷區,要避開!

如果說他前些年“有錢包打聽”的資本是靠鏢師父親一輩子累積的秘密,那後來的無所不知,純屬他自己過人的探尋和挖掘本領,這裏麵最大的奧秘,就在於他有一雙善於捕捉和傾聽的耳朵。就像此刻,他的腦袋隻管撇到一旁去尋兆學疚,毫不在意地答話,隻有耳朵像獵犬一樣立著,敏銳無比,但這是不動聲色的,不會引起人的戒心,任何人。

“在是在,不過……”

“不過,早就沒用了吧!”兆學疚讓伏翼又愛又恨地走了出來,冷笑著,語言子彈一樣掃射而出,頃刻就死傷一片——如果伏翼沒估計錯誤的話,而他是個沉穩而保守的人,很少作錯誤估計。

“兩次鴉片戰爭都打完了,八國聯軍進來燒搶了圓明園又心滿意足地撤了,大沽口炮台早廢了,鹹豐六年的《天津條約》和十年的《北京條約》是三年戰爭和交涉的結果,條款主要是北京駐使和長江通商,暫時沒繼續喪失土地。這種關係固然是禍,然也可以是福,完全看我們振作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