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年齡比盧植還要大上六歲,在東觀時曾與盧植、韓說等人共同撰補《後漢記》,與盧植素來交好。董卓亂權時知道蔡邕名望甚高,強令其出仕為官,後來當盧植觸怒董卓麵臨殺身之禍時,正是蔡邕為盧植求情。如此一來,可見盧植與蔡邕的私交甚好。
同為大儒,年齡相仿,都是忠於漢室的曆史名人,自然有著許多共同語言。
“伯喈,這位是鳳翔城的領主,五品昭德將軍鄭阿牛。阿牛也是剛剛到洛陽,現暫住在我那裏,也不是外人,我就順便帶他來你這裏逛逛嘍。”
蔡邕見好友盧植如此推薦阿牛,也對阿牛生出幾番興趣,笑道:“原來是天下第一城的鄭阿牛,這些年來,阿牛的名頭之盛,在異人中可謂是翹楚,現在竟然能得子幹(盧植字)如此看重,看來是英雄出少年啊。”
某城主忙上前一揖,執禮甚恭。
一番客套之後,蔡邕道:“我已準備好了酒席,還是入席邊飲邊聊吧。”
三人坐定,早有仆人隨侍左右,酒過三巡,盧植又感懷起時事來,悵然道:“如今朝廷積弱,少帝即位,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爭鬥不休,眼看這洛陽又將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這樣的場麵,也不知道何時才是一個盡頭!”
蔡邕麵色微變,不動聲色間將堂上的仆人盡皆喚了出去。阿牛是盧植帶來的客人,想必不會有什麼問題,見堂上再沒外人時方蔡邕歎道:
“子幹還是這番激憤,這樣的情況不是你我能夠改變的,太過激進反為不妙。唯有靜觀其變,留得有用之身,盡量為漢室天下做一些事情。”
“我何嚐不知?隻是現在朝中大臣大多貪生怕死,隻知道明哲保身,或是為一已私利爭鬥不休,長此以往,大漢朝的希望何在?隻希望何進能夠快刀斬亂麻,手握天下兵權的大將軍居然連一群宦官都搞不定,著實好笑!”
蔡邕說道:“大將軍不是已經廣收人才,準備對十常侍施行雷霆一擊嗎?有袁紹、曹操、鄭泰等人輔助,相信要不了多久,便是十常侍斃命之時。”
盧植不由得默然,也覺蔡邕所言有些道理。但知道曆史發展軌跡的阿牛,當然知道蔡邕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說道:
“阿牛倒不這樣認為。大將軍何進雖然權傾天下,又有一幫人才相助,但此人出身屠戶,胸無點墨,又沒有決斷之能,隻因為何太後庇護十常侍便束手無策,這樣的人恐怕不光無法誅滅十常,反有可能被十常所趁,身首異處!”
盧植和蔡邕不由得一驚,望向阿牛的眼色更加不同。即使是與阿牛有過一些交往的盧植都有些驚疑,初次見麵的蔡邕更是不在話下,兩人對視一眼,示意阿牛繼續。
某城主本有些後悔自己此舉有“泄露天機”之嫌,但話已出口,隻得繼續說道:
“此前蹇碩想殺何進時,何進不過是僥幸脫險,雖然後來掉過頭來殺了蹇碩並領了蹇碩之兵,卻使得何進失了警惕。再加上董重死後,洛陽再無一人在兵權上擁有威脅何進的實力,大將軍自然更加自得,以為十常侍不過是行屍走肉,遲早會被他所滅。
但十常侍在何太後麵前搖尾乞憐,使得太後有心庇護,大將軍一時之間沒有辦法痛下殺手,隻當十常侍已經黔驢技窮不足為患。但不要忘了,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際此非常時刻,當用霹靂手段撥亂反正以安撫民心,否則結果殊難預料。雖然朝中軍權在大將軍手中,但內侍在宮中還是有相當的底蘊,何進稍不留意,便大有可能在宮中反被十常所乘,死無葬身之地!我料不出兩月,何進是生是死,便可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