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遇到司馬直,何成梁的心終於又熱了起來,沒錯,在前世的時候,他也是一個標準的憤青,隻是來到這大明幾年,他清楚的看到,自己在那個位置上,靠憤世嫉俗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隻能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改變周遭的一切。現在既然自己就是一個言官,地地道道的耍嘴皮子的言官,以前自己美意識到這個職務能有什麼作為,不過現在他卻完全的理解了。靠耍嘴皮子為生,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都可以罵,而且罵得越狠越有道理,名氣就會越大,還不用擔多少責任,正是何樂而不為呢?再加上又把司馬直給算計在內了,一切都沒有問題的。
隻是何成梁如此篤定,還自以為算計了司馬直,卻不想司馬直根本不想他表現出來的那般楞,盡管他確實很正直,但是絕對不是愣頭青,特別是前年在何成梁治下的開州一番見聞以後,他更是有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這次其實他也是算計好了何成梁才做好的打算,包括“巧遇”何成梁也是他故意為之的。多年以後倆人聊起這件事都為當初的互相算計頗為無語。
不過何成梁想不到的,這次他可是扇動了一場颶風,在原本的曆史,沒有司馬直這麼一號六科言官,估計是在那大伾山被賊人給害了,不想這何成梁因緣巧合之下把司馬直給救了,而且這司馬直還考上了進士,一番周折之下,還和何成梁一樣做起了六科言官。何成梁出現在言官之列本就有些意外,在加上司馬直,兩個人好比是蝴蝶的兩隻翅膀,不久之後,在整個大明的朝堂之上扇起了一陣巨大的狂潮,結果不好說,但是二人確實算是名揚天下了。
七月十六日,戶科都給事中何成梁上疏:山東湖廣久旱不雨,各地官吏請發倉米賑濟饑民,然臣多次訪查得知,約有六成賑濟之銀或糧食被層層貪汙吞並,望聖上下旨嚴查!
七月十八日,吏科都給事中司馬直奏報:湖廣山東因四十一年歉收,倉存不足,賑濟出現失誤,實屬無奈,然據查,四十二年福建水患,內閣調湖廣倉存之糧賑濟福建,由此觀之,賑濟不足,事出有因,而去歲福建之水患,卻解湖廣之糧賑濟,委實古怪,個中實情,懇請陛下下旨查實!
第一次交鋒開始了。
第一次交鋒開始了。
其實這些內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態勢,那就是我看你不爽了,得整整你,正好現在又這麼一個機會,不往死裏下手,太對不起自己的身份了。至於是不是誣陷,那沒關係,到時候一句“風聞奏事”就能解決全部的問題,言官是什麼呀,言官就是幹這個的呀!而且說得還有鼻子有眼,還有不少的證據,也不全是空穴來風,誰能怎麼地?
對於這些玩意兒,何成梁確實很不爽,也很不適應,太惡心了,地方受災,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平息地方,救濟百姓,反而是以此為突破口攻訐政敵,這幫子人都是什麼玩意兒啊!司馬直現在也不好受,不過隻得捏鼻子認了,而且私下裏也和何成梁相互勉勵,認為小不忍則亂大謀,權且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