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論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社會美德的培育(1 / 2)

淺論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社會美德的培育

素質教育

作者:陸麗

【摘要】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而且對於其社會美德的教育也具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本文就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如何培育小學生良好的社會美德分析了分析,旨在為樹立小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及心理健康做些有益的論述。

【關鍵詞】心理健康思想品德價值觀小學教育

當今社會,人心不古,德育教育勢在必行,而德育教育的啟蒙階段,正是小學階段的黃金時期,思想品德課是小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不可或缺的課程,是培養小學生優良品德的重要環節。基於此,教育部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綱領,明確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對小學生的道德能力培養意義重大。小學德育教育是小學生培養健全人格,優良品質的非常時期,所以,在德育教育課中,探尋適合小學生心理的有力的教育方法,是當務之急。筆者在教學中,有一些心得,現將如何通過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結合,作如下論述:

一、進行故事教學,培養孩子的誠信美德

小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與其道德認識有直接關係。所以,提高小學生的道德認識是第一要務,而明理法,在培養小學生的道德認識上功不可沒。老師要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小學生認識一切美好的事物,並舉反麵教材,抨擊假惡醜行為,樹立小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這些都是培養良好心理品質的基礎。小學生的年齡有自己的特色,他們稚嫩的心純潔無瑕,老師的是非觀和榮辱觀,好比在紙上潑墨,意義重大,所以老師要把握德育教育課的教學過程,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的塑造其優良的品質,美好的心靈。小學階段,是一個人道德培養的非常時期,關乎個人的命運,國家的未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重視實踐行為,提升孩子的敬老美德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心智還不成熟,對於事物分辨力差,喜歡模仿。老師要利用這一年齡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也就是利用示範法,進行德育教育。所謂示範法,就是老師找出真善美的人物或事例,指導學生去模仿,去學習。這些榜樣,可以是周圍的人,老師,同學,或家長,也可以是領袖、先哲、英雄人物、體壇英雄。

經濟社會,智慧和知識創造的財富更多一些,許多人由此輕視勞動和勞動者,老師要引導小學生尊重勞動者。老師以《勞動不分貴賤》一文進行講解,首先樹立小學生對勞動的認識,沒有勞動者的奉獻就沒有一切,然後,帶領小學生走到工廠,體驗勞動者的不辭艱辛,為社會創造財富,為人類提供生存所需要的一切。通過對勞動現場的觀摩,讓學生理解勞動的重要性,沒有勞動,這個世界就會毀滅,勞動是光榮的,普通勞動者是光榮的,是值得每一個人尊重的,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