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2章 (1)(1 / 1)

到了村南,鬆林前道路一分為二,迎麵豎了一座將軍箭似式的村名兼指路碑,上麵刻著“鬆林鋪”下麵兩行右是至“廣安軍”,左是“至果州”。不須看斑爛的石跡,便知這座石碑年代久遠,當是兩百餘年前的古董,都是大宋皇時的地名。

日下,廣安軍已改為廣安州,果州已改名順慶府,經曆了三個朝代,石碑仍指引著未來的子民,令人看了,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但中海卻不知這些逝去的曆史變遷,吃了一驚,說:“怪事,我怎麼跑到岔路上來了?沒有路通順慶哪!”

他不知該走那一條路,往回走又心有未甘,正在委決不下之際,左麵的小徑出現兩個人影,是兩個村夫,正低聲爭論看向這兒是來。

“問問他兩人,便知我跑了多少冤枉路了。”他想,便在三岔路口相候。

兩村夫接近至十丈內,發現前麵有人,停止了爭論,仍向前走,用好奇的目光不住的向中海打量著。

中海等兩人走近,抱拳行禮笑道:“兩位兄台請了。”

兩村夫趕忙回禮,一個訝然間:“咦!你哥子有何貴幹?”

“在下迷了路,特向兩位請教,請問有路可以到順慶府麼?”

村夫用手向身後一指,笑道:“這條路就是到順慶府的大路,還有兩百多裏。”

中海向石碑一指,迷惑地說:“咦!碑上不是刻著到果州麼?這……”

“果州就是順慶府,改名改了百年多啦!”

中海恍然大悟,搖頭苦笑道:“改名改了百多年,貴地這塊路碑也早該換了。”

村夫聳聳肩,笑道:“誰知道日後那一天又要改名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誰有那些閑功夫去換石碑?哥子,出門人路掛在口上,像這種指路碑是有點靠不住的。換朝代得改名,換了個雅興不淺而多事的官兒,恐怕也得改,有時改得連土生土長的人也莫名其妙,常會一問三不知呢。”

“哦!原來如此。請問,到定遠還有多遠?”

村夫向遠處枯黃的的山嶺一指,說:“就在山底下,快了。”

“謝謝兩位指點,有勞了。”中海行禮道謝,便待趕路。

村夫回了禮,叮嚀道:“這條路往北一帶不好走,還有十來裏方能到達,近來四郊不安靜,城門關得早,如果沒有要緊的事,用不著趕,在敝村住一夜,比冒險入城要好得多。”

“不安靜,兄台是說有強盜?”中海問。

“差不多。”村夫一麵走一麵答,向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