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輩豈是蓬蒿人(1)(1 / 2)

這一仗打出了中華天朝的赫赫聲威,舉國歡慶抗日英雄的凱旋;萬曆龍顏大悅,不待眾將休養,便於殿內辦宴慶功。

此役屬李如鬆軍功最大,加太子太保,擢升中軍都督府左都督。

他雖然功勞極高,升至一品,但並未忘記將士們的貢獻。除了查大受與弟弟如梅、如柏,他還大力舉薦俞修龍、蠻牛等人。

“好啊,我大明英雄輩出,真乃天佑之兆。”萬曆帝已知軍中有不少人才,而且聽說這個俞修龍是名將俞大猷的旁親,不免對他印象深刻。

其實俞修龍並非名門之後,隻因父親俞家軒和俞大猷將軍的後人碰巧重名罷了。他糊裏糊塗受到福蔭,渾然不覺。

除了文官,大宴開始按兵部所呈軍報封賞武將。萬曆舊疾發作先行離去了,命首輔趙誌皋代為主持。“有功將士,盡皆封賞……查大受,果敢猛毅,戰功顯赫,升遼東副總兵;李如梅,沉著應戰,機智破敵,升遼東禦管總兵……”

“俞修龍,身手拔群,沙場揚威,升湖廣守備,秩從五品……郝剛,奮勇殺敵,一身虎膽,升浙江紹興守備,秩從五品……”

俞修龍和蠻牛不由相視一笑,均是憋不住心內的喜悅,身子微微顫抖。

“太好啦!”

俞修龍本就是湖廣生人,此次能回到家鄉省任地方武官,可謂是皇恩浩蕩。他簡直要樂出聲來,一想到騎著高頭大馬還鄉的場景,便覺得神清氣爽,揚眉吐氣。

大宴席上,文武重臣們推杯換盞,熱鬧非凡。酒過半酣,又陸陸續續上了一眾美女助興,但見士女雜坐,擊鼓敲鍾,吹竽弄瑟,一派歌舞升平的氣象。

李如鬆酒興奇佳,這時過來拉著俞修龍的手,直誇他英雄年少,“來來來!”

俞修龍雖被誇的有些莫名其妙,但也不好拂了李將軍的酒興,隻得硬著頭皮說道:“慚愧,慚愧。”

兩人剛剛飲盡,這時查大受、李如梅、李如柏等人也來祝酒;俞修龍見勢不妙,悄悄溜到一邊,去找蠻牛。

蠻牛也很喜飲酒,此時喝得麵不改色,神情興奮:“此次打仗得了如此軍功,受封武官,可以讓父老鄉親們知道,我蠻牛也光宗耀祖了。”

“喂,蠻牛,蠻牛。”

“小龍……不,錯了,錯了,俞將軍有何吩咐?”蠻牛趁著酒興打趣道。

俞修龍忍俊不禁,說道:“別譏諷我了,郝守將,你這塊好鋼也總算是用到刀刃上了。”他正色道,“我們當時之約,你可別忘了。過幾天咱們一道去探訪大熊的娘,將她接過來當自己親娘贍養。”

蠻牛點頭“嗯”了一聲,再無言語。此時一說到大熊,兩人陷入了沉默。

良久,俞修龍倒了滿滿一杯酒,對著天上說道:“大熊兄弟,我和蠻牛必定待大娘如親娘一般,好好盡孝,你安息了吧。”

說完,與蠻牛一同將酒傾在地上,不知這禦酒能否慰藉烈士的英靈?

英雄的遊魂飄蕩在朝鮮上空,冥冥無聲。

俞修龍回了回神,轉頭卻見李如鬆與一位老臣聊得正歡。

“李將軍此番痛擊日倭,建下奇功,真是可喜可賀呀。”

“哎喲不敢不敢,梅大人別笑話我了……”李如鬆一副極為恭敬的模樣,足見這位梅大人品階之高。

“來,老夫敬你一杯!”

“梅大人請!”

“請!”

兩人飲罷,攜手大笑。這時又過來一人,雙目神炯,氣度從容,隻見他舉著酒杯向李如鬆道:“李將軍,我來恭賀你了……”待喝完了酒,又轉向那位梅大人,微微欠身道:“哦,原來梅閣老也在,古允失敬,望閣老不要怪罪。”

這位梅大人竟是當朝次輔兼東閣大學士,難怪李如鬆對他如此恭敬。

“哪裏哪裏,古大人你身在兵部,為抗倭戰役立下不朽之功,老夫哪敢怪罪?”梅大人雙眼眯笑,胡須上還沾著些許酒水,“大明國有李將軍和古大人這樣的英傑才幹,何愁不能千秋萬代,江山永固?”

“有梅大人這樣的閣老重臣,才是我大明之福呢。”

隻因這古、梅兩人雖言辭上互相吹捧,實則是貌合神離,暗藏機鋒。李如鬆夾在二人當中,不免有些為難。

“這兩位可都開罪不起……”

古允雖為兵部侍郎,居正三品,論官階已比此時的李如鬆低了兩級。但是在大明朝政中文臣掌進言、彈劾之利,實權要比武將大的多。所以即使是李如鬆,也不敢有絲毫怠慢。

“此次戰役,令我發現軍中不少青年人傑,兩位大人且看,那位叫做俞修龍……”李如鬆轉移話題,將正在四處瞎晃的俞修龍指給二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