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講堂”建設的幾點思考
文化論壇
作者:仇上斌
作為一種全新的公民道德建設載體,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道德講堂”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新形式,創新了職工道德的教育方式,成為推動單位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提升職工文明素質和單位文明程度的有效平台。
“道德講堂”最初是常州市首創,2012年6月、7月,中央相關部委兩次在常州召開道德建設建設專題現場會,大力推廣“常州經驗”。“道德講堂”被列入2011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係操作手冊》和2012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體係》。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揚州市文明單位,積極響應上級文明辦號召,從2012年8月起,定期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從舉辦的效果看,道德講堂確實起到了淨化心靈、提升境界的作用。就如何進一步辦好道德講堂,充分發揮其作用,筆者結合舉辦道德講堂實踐,有如下幾點思考:
一、要進一步在抓人心上下工夫
抓人心,就是要讓道德講堂產生吸附人心、震撼人心的力量,主要抓好4個環節:
一要培訓好主持人。道德講堂辦得好不好,主持人的表現至關重要。主持人要闡述宗旨、穿針引線、畫龍點睛、提煉升華、掌控全局,自始至終發揮著主導作用。主持人一上場就要開宗明義、直奔主題,對道德講堂的性質、作用和意義,有一個清晰準確的定位。因此,辦好道德講堂首先要切實提高主持人水平。
二要選好故事。道德講堂上供人們學習的道德模範或身邊好人典型,故事要感人出彩,可敬可學,並注意根據受眾類別的不同,選擇符合人群特點、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比如農村道德講堂主要選擇孝敬父母長輩、兄弟敦睦、妯娌和諧、助人為樂的典型;黨政機關講堂,主要選擇勤政為民、甘當公仆的典型等。
三要聯係自身實際,引導受眾捫心自問、深度參與。特別是在談感悟、發善心等環節,主持人要善於引導大家把自己放進去,叩問自己良心,引導大家“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焉”,從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四要選好經典。中央文明辦提倡“三必誦”3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道德文化源遠流長,古人先賢關於尚德修身的名言可謂舉不勝舉,道德講堂也可選擇“三必誦”之外的經典,但一定要選簡短易懂、流傳廣泛、琅琅上口的,不能選太長、太偏、太深的,否則無法集體成誦,影響效果。
二、要進一步在廣覆蓋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