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一名業餘寫手的窘態生活(1 / 2)

韓寒在他的新浪博客中給出過書的作家們算過一筆賬:“一本書如果賣兩萬本,已經算是暢銷,一個作家兩年能寫一本,一本可以賺三萬四,一年賺一萬七,如果他光寫書,他得不吃不喝寫一百年,才夠在大城市的城郊買套像樣的兩居室。”

不知道其他寫手或作家們看到這話會有什麼反應,當然先要區分清楚的是,他們是屬於正帶著一腔熱血與似火般激情,卻基於現實無奈而暫時徘徊於“文學圍城”之外的新進文學青年?還是已經入得圍城之內,但仍舊執著於文學理想的精神耕耘者?基於這兩種人的心態是不同的,所以料想各自反應也會不同。但可以料想和預見的是:若是前者的話,基於現實的壓力,看見此話,或許會毅然決然地放下心中理想。畢竟麵包更現實,愛情亦需要它。至於後者的話,尤其是那些未上得了“福布斯作家收入榜”的作家們,恐怕會唏噓感慨不已吧!個中滋味,是酸甜抑或苦辣,隻有自知。而且這樣的人是絕大多數。

對於已經確立了作家身份和寫作誌向的人尚且如此,何況我等業餘寫手。既無緣能夠寫到出版和賺大錢,即使寫到出版了,想成為暢銷書作家,恐怕亦是不大可能。這正如老婆質疑我:“你說你一下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天不是看書、發呆,就是寫寫記記、在網上發什麼帖子,做這些有什麼用嗎?你看誰誰誰,又在哪裏買了房,誰誰誰,又換了新車子。像你這樣天天窩在家裏,不多想點賺錢的門路,你答應我買房的目標什麼時候能夠實現啊?”

“呃——老婆,不急不急,山人自有妙計!”

“妙計,妙計,還不急?這話你都說了三年,兒子都三歲多了。你的妙計呢?2012年結婚那年,你說樓市有泡沫,房價要跌了,不急著買,結果呢?房價漲到現在。”

“那二線三線城市不是都跌了嗎?”我狡辯道。

“你現在是生活在二線三線城市嗎?”

“其實北上廣的房價現在也漲不動了。”我低聲齟齬道。

“那你買了嗎?”

我一時無語。我的舌頭被現實打上了一個結,心裏卻很清楚明白:其實作為一個女人,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二居室就夠,一家三口、順帶上一名老人居住,這不算太過分的要求。眼下很多年輕人都是這樣想的,還不乏有人已經這樣做了,而且就在我們身邊的同事或朋友中。仔細想來,反倒是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有點脫離現實、遠離人群,時時處處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形影相吊,甚至給人一種特立獨行的感覺與印象。

“這才剛說上,你又發什麼呆?真拿你沒辦法。”可能是仍見我一臉麻木和茫然的樣子,她也就打住了。或許她已經清醒意識到,跟一個活得不現實的人討論一些太過現實的話題未免太不合時宜了,純屬瞎子點燈——白費蠟。於是為了省點力氣,她索性走開,去洗手間打開熱水器,給兒子放水,準備給他洗澡。而我則繼續坐在書桌前發呆。

其實,我的思緒又跳到另一個頻道去了:過去一年多裏,隻要得閑,就會思考怎樣將一部構思很久的長篇小說寫得更好些,至少得讓人喜歡看它。想想過去幾年裏已經陸陸續續寫的幾部長篇,也全都放到了某文學網站上發布,但是點擊率少得可憐,——很明顯這些小說質量存在問題。何況每隔一段時間,當我自己回頭去看時,也覺得這些已經完稿的小說有點難以入目,甚至是慘不忍睹。我不知道是我的鑒賞力提高了,還是心情所致,畢竟如此無私無謂的付出確實太長時間了,卻沒有得到任何的鼓勵和認可,情緒自然就會經常無緣無故地陷入到極度悲觀的境地。但我卻依然如“阿甘”般執著如初,我也經常自問自己,為什麼喜歡這樣?我自己竟然也回答不上來。隻好安慰自己,或者告訴別人:我就是喜歡。

當老婆抱著赤條的兒子從洗手間出來時,看見我還坐在書桌前發呆,剛熄滅的怒火則又升了上來。

“你說你這樣子到底是為了什麼呢?聽說人家在網絡上寫寫畫畫一個月也能賺好幾萬,你倒好,幾年下來沒見到一毛錢,反倒還倒貼了不少快遞費。”

麵對老婆的譏諷我已經習慣了,因為這是事實。在過去幾年裏,我時而收到來自某文學網站的簽約信和著作版權合同。所以,經常抱著一份欣喜和希望,就這麼一來二往地往這些文學網站公司快遞簽約合同和資料,而且它們多數都是異地城市。

可惜的是,希望隨著快遞員投遞出去了,可多數卻是石沉大海,從此杳無音信。發布在網站上的小說點擊量依舊不見漲,所以更別說靠此賺錢。

為了應付老婆的刁難,至少得讓她不再如此繼續地奚落我,我想起一個令她啞口的問題:“老婆,你為什麼喜歡逛街,喜歡買衣服、買鞋子和包包啊?”

“你——”這一招果然湊效,簡直立竿見影,老婆無言以對,而且有點氣急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