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八、當年的“惡搞”(1 / 1)

八、當年的“惡搞”

大約在幾年前,在網絡上開始盛行“惡搞”,常常把些貌似一本正經的人物和事件妖魔化,極盡幽默諷刺誇張之能事,在引人發笑之時達到作者彰顯個性吸引眼球嬉笑怒罵皆文章的效果。名人名事經常成為惡搞的對象。

“惡搞”其實就是跟人開很過分的玩笑。這種行為古今中外皆有之,一般來說是孩子們的一種遊戲方式。現實版的“惡搞”一般稱“惡作劇”。作為標準的50後一代,在我們年少時候,也很流行過一些“惡搞”,當然,那時中國還是農業時代,網絡連影子都沒有,所有的“惡搞”都是現實版的。

一、用丁香樹葉折成厚厚一塊,對某孩說:這個樹葉特別硬,你肯定咬不動,某孩不服氣,拿過來狠狠咬一口,劇苦。

二、找個汽水瓶撒裏麵一點尿,對某孩說:哎呀,這裏麵怎麼還剩下點汽水。真有實在的孩子搶過就一飲而盡。

三、把教室的門半掩,門上搭把笤帚,誰一推門,笤帚自天而降,正打在頭上。更狠的是放上半盆水。但是這笤帚或者半盆水如果落在某老師頭上後果就極為嚴重。

四、在夏天看某男孩穿著鬆緊帶短褲,冷不防從後麵猛地向下一拉。但這個行為如果在有女孩在場時進行,惡搞者與被搞者一定發生激烈戰鬥。

五、從後麵摸某孩右邊一下臉或拽一下耳朵或拍一下肩,然後迅速躲到左邊,某孩回頭看到的是另一人,責怪之,另一人是無辜者,輕則尷尬一笑,重責言語斥之,雙方衝突,惡搞者作壁上觀。

六、把清涼油冷不防抹在某孩眼睛附近。

七、把一拉就炸響的“拉炮”栓在某家的門把兩端。

八、跟著某孩,趁其走路不備輕踢在後腳上,輕則一個趔趄,重則一個前趴。

九、上課時佯裝認真聽課,卻伸手掐後座某孩大腿,其疼痛難忍卻不敢吱聲。但是,當年都是男女同桌,千萬注意別掐錯對象,哈哈。

十、為防止別人惡搞自己,作出非常凶狠的進攻性防禦。初中我們排的老謝就是個典型,當時流行冷不防拍一下人家肩膀然後迅速躲開,比方說拍右肩向左躲,拍左肩向右躲,被拍者嚇一跳還不知道誰幹的,或者誤以為是別人幹的。估計老謝被這樣侵害多次受了刺激,竟在自己衣服兩個肩部塞進兩枚圖釘,尖衝上!

中學畢業下鄉後經曆的惡搞升級版:

一、把香煙挖開前半截,塞入一個小鞭炮,再將煙絲塞回去,貌似一棵正常香煙,甜言蜜語地敬給某人或偷放入某人煙合裏。

二、趁某人熟睡時,將一盆熱水端到其腳邊,用手將熱氣不斷地煽乎到其腳心上,久之,刺激其尿床,一群人圍觀。

三、吃飯時往某人湯裏偷放進極多的鹽。

四、在某人飯後告訴他:剛才食堂鍋底發現一隻煮的稀爛的大老鼠!

五、冬天,知青探家,想乘團裏運輸的貨車,男青年很難有這個福分,人家開車的隻喜歡拉女知青。男知青難咽這口氣呀,於是,找個男知青矮小苗條點的,穿大衣戴口罩紮上頭巾,裝扮成女知青模樣。在夜晚站在路邊,見有車來,即抬手攔車——抬起來的手上一定是戴著花手套。車百分百停下,待司機與這個假女知青搭訕之時,黑暗處衝出一群小夥子,把司機拽下一通暴打。

鄭重聲明:一、此文兒童不宜閱讀,朋友們切記把住關別讓孩子看!二、我從小可是標準乖孩子,從來是惡搞的旁觀者,經常還是受害者,基本沒做過惡搞別人者。三、非常特殊情況下,不得已的反擊是有過的,初中時我們排男生正流行抹清涼油,就是冷不防往誰眼睛附近抹一下清涼油,頓時眼睛就被刺激的大流眼淚,好一陣子睜都睜不開,大家深受其害。始作俑者也是最熱衷者是蔣永傑,他是我們排個子最高年齡最大的,一雙大眼睛滴溜一轉就是一個主意。幾天後我瞄準了他,準備充分之後,假做與其聊天,趁其不備,挖了足有半合清涼油抹到了他的眼皮上,轉身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