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夢之暢想(下)
暢想在
綠油油蛙聲不息的的水稻田
工廠中拌著隆隆機聲揮汗如雨
暢想在
熱火朝天彩旗飄舞的運動場
傍晚床邊的啞鈴操和冷水浴
暢想在
立誌務農的大紅決心書上
北去邊疆的隊伍行列裏
——《夢裏華年.兒時的夢》
一、新學年,新學校
1972年3月1日,我們離開從小學到初中一直哺育我們的母校——通江學校,升入哈爾濱第40中學,開始了我們的高中時代,也進入了我們的青年時代。
對於我,從1964年入小學讀書開始,這是第三次進入新學校。也是進入了真正的中學開始學習生活。
新學校,新學年,新老師,新同學,一切都是重新開始。
可是,我的心情並不怎麼好。
在我從小學到中學畢業的10年學習生活中,前7年的記憶大多印象都是陽光燦爛的晴天,可是對40中學校的記憶,卻是陰天居多。
到四十中幾天後,原來通江校的兆老師召集我們七連一排(就是通江校中學二年一班)的全體紅衛兵在哈爾濱真美照相館照了一張合影,當時的我14周歲。
哈爾濱市第四十中學校,在上遊街頭,距離我家也就是幾百米,五分鍾的路。四層紅磚大樓,樓前是一個很大的操場。而我們原來的通江校隻有三層樓,門前隻是一條狹窄的通江街,根本沒有操場。相比之下,真有個中學的樣子。
可是,走進樓裏,感覺就不那麼好了。通江校是比較新的學校,雖然樓不高,但舉架很高,教室很大,大窗戶,走廊很寬敞,很明亮。白牆紅地,桌椅都比較新。相比之下,四十中的走廊比較窄,黑乎乎的,樓梯更窄,每到下課,學生一齊跑出來,真是擠得滿滿的。桌椅都很破舊,教室的門刷了新油漆可也掩蓋不了骨子裏的殘破。
我們所有從通江校新來的學生都被打亂了原來的班級重新編班,這也是我自入小學以來第三次進入新的班級。我們所在的三年級因為我們的到來,班級增加到18個之多,我被分在三年十四班。共同生活了兩年的親密同學又一次被拆散。
新的班主任老師是個20多歲的女老師,叫潘淑鳳,個子不高,梳兩個短辮,大眼睛,臉兒紅紅的。第一天到校時,老師主持班級做的第一件事是分座位。所有的學生都到教室外邊,從門口按大小個排隊,男女生各列一隊,然後按老師要求,男生隊和女生隊各走出一個人,組成一對,到教室裏從後排開始坐下,兩人一桌。大個的在後排,小個的在前排。全班50多人的座位就此排定了。
第二件事是指定代理班長。在老師和同學們互相熟悉之後,再組成正式的班委會。我又被指定了。這可真是逃不脫的命運啊,從上小學的第一天起,我就被遇到的每一位新老師指定當班幹部,而我內心裏都非常不情願。不情願也沒辦法,先幹著吧,我臨時代理班級日常工作,無外乎就是組織同學參加各種活動和勞動,收發作業。此外還多了一項工作:每天記班務日誌。是一個正式印刷的16開大本子,每天班級發生的與學習和活動有關的主要事情都要如實記載,包括學生的缺席情況。老師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