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四、蓬勃開展的體育運動(1 / 1)

四、蓬勃開展的體育運動

4月中旬,學校組織了春季越野長跑比賽。5月初,學校又舉行了體育運動會。

雖然剛進入四十中兩個月,還是能感覺到,這個學校對於體育運動相當重視。

原因在於,學校有一批素質很高的體育老師。

體育組的幾位老師,都是文革前北京體育學校畢業的。曹老師,籃球專業;楊老師,徑賽專業;王老師,田賽專業;張老師,乒乓球專業;還有位大個年輕老師,舉重專業。因為老師的素質高,所以也就培育出了一批體育尖子學生。學校的籃球隊,田徑隊都有很高水平。另外,每到冬天,學校的操場都要澆冰場,我校的冰球隊水平也非常高,出過好幾位國家冰球隊員呢。

我們通江校這些學生進入四十中之前,四十中好象是有幾個班級轉到別的中學去了,但是其中有幾個體育尖子被學校留了下來,分配到我們這幾個班了。其中有個長跑健將,叫薛燕鐸,是個瘦瘦的男生;還有個叫鄔鳳歧的男生是短跑高手,他被分到我們班。因為他長得很像當時上演過的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勇敢的人們》裏麵一個人物,是叫“伊裏爾”的中學男生,所以他的綽號就叫“伊裏爾”。此外,四學年有個男生,綽號“老美國”,渾身都是肌肉塊,兩條粗壯的胳膊下垂的時候向外彎著,健壯的雙腿走起路一拐一拐的,爆發力極好,是冰球隊的一號主力,也是短跑王子。三學年有個女生,個子不高,眼睛很大,梳兩個小辮,綽號“大眼”,也是短跑出色。蘇大春,一個高個男生,短跑尖子。還有個長著兩條細長腿的瘦高男生於顯波,長跑非常厲害,大家叫他“細腿”。我們雖剛來不久,也很快就認識他們了。因為,體育老師們經常在操場訓練這些體育尖子學生。

每到課間,在操場上經常可以看到學校籃球隊的訓練,他們都是四學年的男生,帶球、傳球、過人、上籃,一招一式都非常有樣兒。還經常和由體育老師組成的隊打訓練比賽,真的很精彩。

我們每星期有兩節體育課,也比較正規。不再像通江校那樣僅僅練習隊列和走步跑步,也不再每人扛把木頭槍練刺殺動作,而是學習一些體育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比如中長跑,跳高、跳遠、三級跳,鉛球鐵餅和標槍的投擲,甚至如何跨欄。

四十中的運動會比起通江校來,可要氣派得多。首先,場地就很講究,是在八區運動場召開。八區運動場離學校比較遠,可那是正規運動場,跑道是400米一圈的標準道。不像通江校,在200米一圈的小場地對付,連跑百米都要繞半圈彎道。運動會的項目也很正規,都是正式田徑項目,幾乎應有盡有,比方說跨欄,三級跳遠,撐杆跳高,鐵餅。再有,人數眾多,兵強馬壯。通江校中學部隻有幾個班,開運動會時小學部來一大幫,七八歲的孩子都有,最大的也就十三四歲,小學部的很多項目跟遊戲差不多,而四十中是正牌的中學,最小的學生也十二三了,大的十七八了,都是大小夥子大姑娘,特別那些體育尖子完全是健壯的青年。進入比賽就更好看,跑的更快,跳的更高,投擲的更遠,有些項目真有接近專業的感覺。

運動會一開始,體育尖子們就給我們展現了高超的水平。學男甲組(三、四年級)百米短跑,“老美國”以很大優勢獲得冠軍,破了12秒。學女甲組百米和200米,是“大眼”的個人表演,她領先撞線的時候,足足要領先20米還多。學男200米是蘇大春的天下,學男800米、1500米是薛燕鐸的舞台,學男3000米則是“細腿”於顯波的獨步。

我們班男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伊利爾”跳遠得了冠軍,百米短跑僅次於“老美國”獲得亞軍,在他帶領下,我們班男生的4X100米接力也跑得不錯。我們班的王建勇、嶽為興、楊連生、孫殿敏、李子斌等在短跑、跳高、鉛球等項目也都得了名次。女生王建平的短跑也很好。我們班的團體總分排在學校的前幾名,潘老師高興得合不攏嘴。

通過春季越野賽跑和運動會,學校又從學生中選拔了一批素質比較好的,組織起來,每天由體育老師組織訓練,參加全區和全市的運動會。我們班好幾個男生都被選上了。

由於學校比較重視體育,每年春天都舉行越野長跑比賽,開運動會,夏天還舉行籃球比賽,冬天組織學生學習滑冰,所以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也比較大。在這樣的氛圍影響之下,我開始有意識有計劃地參加各種體育運動,終於在高中這兩年,有了幾乎是脫胎換骨般的變化。關於這個變化的過程,後邊再說。

感覺上在文革中期,學校逐漸恢複秩序首先是在體育教學方麵,因為偉大領袖毛主席有專門指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每到開運動會時,這句話是作為口號反複呼喊的。那時候學校如果抓文化課過於熱心可能招來麻煩,而開展體育活動多些則似乎沒毛病,再加上四十中體育師資力量又特別強,所以我們這兩年是吃了點體育活動的“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