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十六、高考:初試通過,複試落榜(1 / 2)

三十六、高考:初試通過,複試落榜

爸爸、媽媽:

你們好!信到之日,爸爸也該回到家中了吧,這次公出一定非常愉快了。

自上月8日離哈至今已有40多天(不,有近兩個月了),我一直沒有往家中寫信,你們一定非常惦記了,在這期間,爸爸在外地寫來的信和媽媽幾次寫來的信和雜誌書報都如數收到,我是想等高考完了把情況向家中一起彙報。現在考試已經完全結束了,所以到今天才動筆。

這次高考我的成績肯定是不理想,很可能要落榜了。寫到這裏我真有點不願動筆,我倒不是灰心喪氣。一想到父母對我抱著那麼大的希望,而我自己卻不爭氣,就有點難過。但是事已如此,也隻好實事求是吧!

6月8日我離開哈市後,路上很不順利。到佳木斯後,由於江水太淺,客輪在由富錦返佳途中又出了意外之事(撞船死了人),我們一直在佳木斯等了好幾天。好在佳木斯的蔡嬸熱情招待,又幫助買票,又給打聽消息。路上走了7天,15日才到達場裏。回連後我隻呆了一天就出來參加初試,很是倉促。不過初試還可以,政治70分,語文83分,曆史75分,總分228分。全場50多考生中第三名(第一名已報考研究生,是文化大革命前老高中畢業生,第2名在考前在哈溫課4個多月),而且語文成績是全場最好的。如果在初試結束後我抓緊一切時間很好的複習,恐怕還很有希望。遺憾的是我的工作不允許我那樣,回連後亂七八糟的事一齊上來,到初試成績公布時我還在場裏開會,回連已經是11日了,12日又出來體檢,13日才回連,17日又出來參加複試。僅有的幾天時間連裏幹部都不在(開會的開會,搬家的搬家),工作又都丟給了我,不得已我隻好采取了一種不是辦法的辦法,就是狠狠心,不管。隻要天塌不下來就行。我找個地方就看書。就這樣也已經來不及了。政治、曆史、語文還都是初考時的水平,而且忘了許多。集中幾天看數學,收效甚微,把溫習地理和其他課的時間都搭了進去。20日在24團參加考試,試題相當難(至少對於我來說)。別的課還好一點,數學我簡直考的一塌糊塗,頂多得十幾分!這樣一來平均分數恐怕都達不到及格,所以我覺得落榜恐怕已經是定局的了。

總起來,雖然有許多客觀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我的文化水平太低,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的要求,要學的東西太多了。這是我通過這階段複習和考試的體會之一。

另外,上大學和我目前所擔負的工作有點“水火不相容”,這是我的第二點體會。關於這一點,你們一定不會同意的。可是這一點又不得不現實地看問題。且不說考學對於工作的影響,單說這各方麵的輿論就夠受的了。當初我報名時,文教科請示組織科和黨委,黨委就不想批準,這是政治處主任在大會上講的(這回報名的隻有兩個幹部,其中一名初考時考下來了,參加複試的隻我自己)。幾個“官”見我好象氣都不打一處來。以前就不太得意我,這回就更甭提了。風言風語的好象吹來一股風,說是以後幹部要報考大學就得先打報告免職然後才能報考,後來又說沒定,隻說必須報黨委批準。這回就這麼過去了,下回還不知道怎麼樣呢。在連裏,雖然群眾還沒說什麼,但是我這麼長時間跑來跑去,人家能不議論嗎?我的工作常常應該是在業餘時間(思想政治工作),而業餘時間又要溫課,考學和工作不就是個尖銳的矛盾嗎?

今年考不上,還有明年。明年考不上,還有後年。這個決心我已經下了。今年我不是垮在數學上嗎?我非要好好下下功夫,讓它將來考出好成績來不可。同時還要下苦功學外語。“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我就不信這個勁!但是,爸爸媽媽,如果農場真要這麼搞一下子,就是說幹部要考學,就必須先打報告,或者到時候不讓我參加考試的話,我應該在副指導員或者是大學生中間選擇哪一個呢?!

一口氣寫了上麵那一些,有些觀點恐怕是不正確的,希望爸爸媽媽多多批評。

為了自學的需要,從現在起,家中如果能搞到數學、外語的自學叢書就多搞些來。我現在有的這些方麵的書太少了。上海1965年曾經出過數、理、化的自學叢書,現在已經再版,不過特別不好買。家裏不知道能不能托人買到。如果能搞到就太好了(主要是數學,理化如果不考理科可以不要,而我的愛好以及我目前所具備的基礎,還應該是文科為宜)。我相信我的學習能力,在一年時間內,具備優秀高中生的水平是完全可以做的到的,如果解決了“選擇”問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