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混合高中(1 / 2)

上卷:金融往事

第一部:大師煉成記之前傳

第十章:混合高中

楊國忠繼續找他的工作,白天趕往紐約城內各大學應聘和麵試,晚間回來,便坐立於書桌前麵,仍舊操起了他這麼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性動作,即寫作或閱讀,他心中也開始盤算,嚐試著將所寫出來的一些稿件投往幾家報社發表,借此賺點稿費填補家用。

而楊佑寧,則開始在位於紐約某街頭的私立高中上學,正常的早出晚歸。他所上的這所華人私立高中,主要處在一棟十九世紀修建的老建築內,據說這裏曾是一個舊的基督教堂,後來因為大多數教徒從此處搬走,牧師也跟隨喬遷他處了,這裏從此便空了下來。一名具有慈善精神、注重教育的華人,極具卓識的眼光,——當然他原本一直計劃著要為華人後裔的孩子們提供教育的想法,在發現此處後,便將這個地方給承租下來,並將其改成了十幾間課室和幾間老師辦公室。接著,在向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門申請到教育牌照後,這裏就慢慢成為了一個華人孩子們上學的去處。隻是源於經費的問題,這位雖然十分重視孩子教育的華人,卻拿不出更多錢來修繕,所以整間學校看起來顯得十分破舊與簡陋,其間的教學設施也是從其他學校買回來的——不過全都是舊的。可麻雀雖小,卻是五髒俱全,對於這些移民到美國的孩子們來說,這環境已經相當不錯了。何況它的存在已經有了十幾年,目前除了擁有三年製的六個高中班之外,在隨後的幾年裏還逐步新增了十幾個從一年級到九年級的九年製的基礎教育班,再加上這裏學費還能令多數有收入來源的移民所能夠承擔,因此學員招生上不存在問題。至於師資力量方麵,目前為止,具備合規教師資格的授課老師,基本上可以覆蓋各年級各班及各學科,且其中絕大多數老師通過這麼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的摸索,已逐步開始具備和掌握一定的教學經驗和能力——目前教師隊伍的構成,不再是單一的中國移民,而是包括了來自於其他國家和種族的移民老師,當然,中國移民老師仍然居多數。至於教學所取得的成就方麵,據統計,在過去十幾年裏,已經培養出了幾十名考上好大學、獲得獎學金的大學生來,即使未考上大學的,但是幾乎也能順利且合格的畢業,英語口語表達和溝通能力得到極大程度提高,與英語係統人溝通基本不成問題。

尤其近幾年下來,由於學校存在的時間長了,並開始具備一定的升學率,口碑也開始好了起來,包括政府的褒獎和鼓勵也多了,所以,這間學校開始逐漸有了其他有色種族移民的孩子來這裏借讀,而且人數逐年增長。在無形之中,這裏也就慢慢開始容納起更多其他有色種族的學生來,尤其包括非洲裔、亞洲裔的印度、日朝等國的學生,甚至還有少數來自於歐洲的有色人種的後裔,隻不過數量較少而已。——基於此,這所學校逐步變成了一所混合多種族、多學年製的綜合類學校。

根據楊佑寧在國內的學籍情況,他目前在美國這邊將繼續念高中一年級,且已到下學期階段。當然,民國提供的教材與這所美國私立高中的是完全不同的。雖然如此,如果按照教學進度和課程內容難易程度對比看,美國這邊教學進度和施教內容似乎晚於且簡易於國內的,所以,楊佑寧在私立高中一年級所讀的教材相當於國內八年級或九年級的情形。

在楊佑寧進校的第一天,在找他的班主任王老師報到時,——這是一名從香港移民過來的、且具有英式教育背景的香港女子,她便領著楊佑寧,從教師辦公室出發,穿過大教堂的長長的走廊,一直走到了高中一年級(2)班。

高一(2)班目前大約有30多名學生,但其間有相當數量是其他有色種族後裔的學生,這一點區別於高一(1)班,(1)班有差不多50名學生,但是為百分之百的純華人學生,隻是教室空間有限,所以目前已是人滿為患,容納不了更多人。因此,(2)班的學生情況相對複雜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