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玉妍對杜伏威的決斷十分詫異,心中也震驚,祝玉妍也開始衡量得失,如今少帥軍由宋閥、少帥軍和江淮軍三方勢力組成,其實以前少帥軍的實力就不弱,隻不過宋閥遠在嶺南,難以直接支持寇仲而已,杜伏威可以不一樣,杜伏威的底盤和少帥軍接壤,二者勢力可以頃刻間就合為一體。
而且杜伏威的軍隊和寇仲的軍隊並不存在利益分歧,杜伏威沒兒子,王雄誕等人效忠杜伏威和效忠寇仲沒什麼區別,所以現在寇仲的勢力立即膨脹到天下第一,超過了分裂的李閥和落魄的王世充。
現在留給祝玉妍的選擇隻有一個,要麼讓林士宏反戈一擊,偷襲寇仲,防止寇仲做大,要麼讓林士宏趁早投降寇仲,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所以祝玉妍立即趕赴鄱陽見林士宏,留下綰綰和寇仲聯係。
就在祝玉妍見到林士宏的同時,祝玉妍接到另外一個消息,巴蜀聯盟的安隆宣布支持寇仲,加隆是石之軒的勢力。雖然大家都知道安隆並不能掌控整個巴蜀,但這個表態就足以讓寇仲聲勢再漲,麵對這樣的天下大勢,林士宏和祝玉妍也隻能放棄野心,選擇投靠寇仲,林士宏同樣派出一支軍隊歸寇仲指揮。
天下嘩然,不到一個月時間,寇仲的少帥軍已經膨脹到三分天下的地步,如果蕭銑和李子通支持不住,寇仲馬上就會二分天下。上個月還是李閥虎視天下呢,頃刻間就變成寇仲席卷中原,這真是世間風雲變幻、變化無常。
李子通還能勉強支持,李子通占據江都堅城,背靠大海,隨時可以出海遠遁。但蕭銑堅持不住了,蕭銑被宋閥和林士宏擠在中間,如果不能一舉擊敗其中一方,早晚要被活活耗死,別的不說,蕭銑地盤連鹽都不夠吃。能混到一方諸侯地步的梟雄都是精明貨色,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所以蕭銑也打算投靠寇仲,不過蕭銑並沒有上杆子投降,蕭銑沒有中間人在其中穿針引線。
而且蕭銑也怕投降之後寇仲翻臉不認人,他可不是其他人,杜伏威是寇仲的老爹,這在武林中人人皆知,杜伏威絕對沒生命危險。林士宏有陰癸派做後盾,寇仲也不怎麼敢翻臉不認人,安隆也一樣,石之軒這個名字就是威脅,而且據說石青璿和徐子陵的關係不錯,宋閥那就更不用說了,宋玉致和寇仲眉來眼去整個江湖都知道。
所以蕭銑隻能高調,一方麵蕭銑坐視手下將領偷偷和寇仲聯係,一方麵蕭銑全民備戰,西防宋閥、東禦林士宏,擺出一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架勢。可每個人都知道,蕭銑這麼做隻是為了把聲勢造足,逼寇仲主動招降他而已。
寇仲並沒有犯二,央求徐子陵替他招降蕭銑,徐子陵還能說啥,隻能捏著鼻子下江南招降蕭銑,對於徐子陵的到來蕭銑非常高興,江湖中人人皆知徐子陵是正人君子,論人品徐子陵也要比寇仲更可靠一些,不過蕭銑和寇仲雖然郎有情妾有意,但投降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決定的,蕭銑的情況和宋閥、杜伏威、林士宏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