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於繼祖白天遇鬼(1 / 2)

龍吟河發源於岩嶺,它基本上就是平原縣和河陽縣的分界線。出河陽縣境內之後,龍吟河蜿蜒向東南彙入更大的魚河,它自西向東流經岩左、山陽、平原、河陽、宋裏五縣,最後在落霞縣境內彙入魚河。盛水季節,龍吟河一泄汪洋,波濤滾滾。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夏天,大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沒有止住。平原、河陽兩縣的成千上萬成年男子齊集河堤,手拿鍁、钁、二叉子、麻袋,齊心協力加築堤防。

河水越漲越高,不太寬闊的河裏竟然是波濤洶湧,聲震數裏之外,把準備救災的人嚇得肝膽欲裂,許多膽小的人已經是連滾帶爬地往堤下跑。

在鳳鳴村這一段堤上形勢更是嚇人,河水離河堤僅有三尺,河堤之上除了幾個膽大的,其餘的人都拚命往家跑——河堤眼看就保不住了,該想什麼辦法想什麼辦法吧。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河中突然傳來一聲低吼,類似於牛叫,叫聲雖然不大,但是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叫聲過後,就聽見河堤之上的幾個人齊聲歡呼:“退了,水退了!”

那幾個在河堤上始終不走的幾個人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們忘不了向他們打聽那一聲吼叫到底是怎麼回事,村民隱隱覺得洪水退卻與這一聲吼叫有關。

這幾個人起初相約誰也不說,但是經不住人們的一再要求,在喝了好幾十家的酒之後,他們終於說了實話:河水暴漲之時,從西邊突然掀起一個巨浪,這幾個人正在驚慌之際,巨浪在河中心起起伏伏蜿蜒而來。透過巨浪,他們發現一頭怪獸——披甲、無角、四足、其大如牛——在河中低吼一聲,順流東下,怪獸去後,水麵立即降下六尺!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蛟嗎?”人們紛紛猜測。

然而,不管怎樣,鳳鳴村民把這次獲救歸功於龍王顯靈,村中幾個大姓的族長決定把這條一直沒有正式起名的河叫龍吟河並上報縣府。

從此這條河流有了正式的名字——龍吟河。

這條河自古以來是沿河兩岸村民童年的樂園,割草、放牛、捉魚、撈蝦、釣王八……這些事於繼祖沒有一件落下,即使在寒冬臘月,這裏也有無窮的樂趣:滑冰,打懶遛,破冰網魚……龍吟河,於繼祖夢中的河!他曾經無數次地想,有朝一日他離開商界,回到老家,一定在河邊建一座茅屋與龍吟河朝夕相處,死後他也一定要埋在龍吟河畔。

然而,商界一入深四海,從此於郎是路人!

每次經過龍吟河,於繼祖都放慢腳步,眼睛貪婪地看著這條無數次出現在夢中的長河,如同一個正在吃奶的嬰兒在吃奶的空隙抬頭看著母親。

過了龍吟河,於繼祖讓兩輛馬車走在前麵,而他慢慢地在後麵跟著,每次回老家都這樣,妻子和兒子都習以為常了。龍吟河以北的道路顯然已經清掃過,馬踏在上麵穩穩當當,一點也不滑。

不知不覺地,於繼祖和馬車落下了一段距離。

前麵突然出現一匹白馬,馬上之人一身綢緞,服裝整齊,白白的山羊胡子梳得一絲不亂,見到於繼祖之後也不下馬,拱手道:“表爺,孫子今日去西南,忘記捎煙包子,麻煩你告訴我家老大,叫他給我送過來。”說完這話,繼續騎馬前行。

於繼祖既生氣又納悶,他認得這個人,此人就是同村的孟昭和,論輩份叫於繼祖爺爺。生氣的是孟昭和每次見了他都恭恭敬敬,今天怎麼連馬也不下了?納悶的是孟昭和不會騎馬啊,今天雪大路滑,怎麼騎上馬了?

因為帶著這樣的心事,於繼祖無心再看路兩邊的雪景,急急攆上馬車,而這時,馬車已經來到了鳳鳴村南大門。

天已經大亮了,南大門外黑壓壓聚集著一大群人,於繼祖知道這是村民在迎接他,每次回家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