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焯在家堂前三跪九叩,然後起身,一聲“大禮開始”,院子裏頓時鞭炮齊鳴、笙歌震天。鞭炮和笙歌過後,徐焯開始高聲朗讀拜堂彩詞:“之子於歸,宜其室家,男女有別,夫婦有義,男婚女嫁,千載一理。天上雙星度,人間六禮成。張敞畫眉,孟光舉案,吉慶有餘,夫敬婦賢,蒼天有情,永葆百年,如魚得水,共建家園,五世同堂,歡愉無限。”
念完彩詞,徐焯高聲說道:“拜堂開始,一拜天地!”明侯和藤原依依一起跪下三叩首,然後起身再跪下三叩首,如此三次方罷。拜完天地,接著拜高堂,徐明侯和藤原依依先對著家堂三跪九叩,然後徐燭和徐焯扶著徐老爺子在供桌旁邊的太師椅上就坐,明侯兩人又是三跪九叩。
一絲不苟地拜完老父親,第三拜就是夫妻對拜了。
在河陽,大多數人對於這個環節看得比較淡,對拜雙方隻是在旁人的哄笑聲中象征性地作個揖就行了。眾人都想看徐明侯和藤原依依夫妻對拜時如何扭捏和害羞、如何在眾人的推擁之下完成這一套路的。
然而令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徐明侯與藤原依依竟然麵對麵跪了下來,依然是三跪九叩方罷!
看明侯的麵色,絲毫沒有做作的樣子,好像這是天經地義一般!本來熙熙攘攘的院子裏被明侯夫婦的表現驚得一下子沒有了聲息,在旁邊司禮的徐焯看著明侯夫婦對拜時那一絲不苟的樣子也瞠目結舌!主持了無數次的婚禮的他今天算是開了眼界。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如夢方醒,急忙喊道:“送新娘入洞房——”
藤原依依在兩個伴娘的攙扶之下離開這個庭院,走了好大一段路程才進入了洞房。三天前初到河陽時,藤原一家經常聽到人們談論徐府如何如何寬大,如何如何闊氣,依依今天雖然蒙著蓋頭看不到外麵的景色但是已經在心裏驚訝徐府之大了。藤原先生很尊重漢人的禮儀,盡管他們一家三天前就來到了河陽,然而兩家人並沒有互相見麵,隻是各家準備各家的事務而已,藤原依依雖然和徐明侯近在咫尺卻也不敢偷著見上一麵,隻是今天才走進徐府。
藤原依依如同盲人一樣被伴娘扶進洞房,就聽見一個老年婦人的聲音似唱似說地念叨:“金童玉女過中堂,蕭郎弄玉入洞房,綢花緞被真富貴,五穀六米灑滿床。一把穀米撒帳東,喜字映得燭影紅,床裏床外鬱蔥蔥,新房日月注春風。一把穀米撒帳西,紅色錦帶腰間係,今日得見嫦娥麵,郎君從此不著急。一把穀米撒帳南,好男好女合團圓,涼月好風爽庭戶,雙雙繡帶佩宜男。一把穀米撒帳北,津津一喜眉間色,芙蓉帳間度春宵,蕭郎日日坐春風。一把穀米撒帳上,交頸鴛鴦配成雙,從今好夢頻頻繼,天上神仙送兒郎。一把穀米撒帳中,一對月旦玉芙蓉,恍若今宵遇神女,紅雲簇擁下巫峰。一把穀米撒帳下,黃昏柳梢月亦佳,今宵喜夢緊相隨,插下楊枝春見芽。一把穀米撒帳前,沉沉非霧亦非煙,幸得金虯相隱映,弄玉吹簫賽神仙。一把穀米撒帳後,夫婦和諧保長壽,從來夫唱妻相隨,不作河東獅子吼。……老年婦人一邊說唱,一邊不停地把米撒來撒去。
撒帳完畢,伴娘雙手捧著一杆喜秤遞到了明侯的麵前,明侯用它輕輕挑開火紅的蓋頭,對著藤原依依一笑道:“賢妹遠來不易。”依依含羞說:“明侯哥辛苦了。”
他們兩個人的話又讓一屋子看熱鬧的人開了一把眼界,這難道就是書本上所說的相敬如賓嗎?
揭完蓋頭,另一個伴娘用精致的托盤端上兩盅河陽本地出產的河陽老酒,徐明侯和藤原依依喝了交杯酒,到現在為止兩個人才算是正式結為了夫妻。
這時,徐燭跑過來說外麵已經開席,請徐明侯出去敬酒,徐明侯隨著徐燭和幾個下人首先來到前院。
這時,洞房內外早已擠滿了看新娘的人,在眾人的“嘖嘖”讚歎聲中,藤原依依羞得兩腮緋紅,恨不能找個地方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