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章 生日宴人仰馬翻(一)(1 / 2)

民國二十年夏,於家老二於昭楚即將從正毅中學畢業。

以於廣源的意思,反正小兒子在學業上是不會有所出息的了,照現在的這個樣子,高小能否順利結束都成問題,既然如此,他把希望寄托在二兒子身上,他希望自己的二兒子和徐明侯一樣,考上名牌大學,大學畢業後繼續深造,像徐明侯一樣出國留學最好不過。即使達不到徐明侯的水平,在政府機關謀個職位也行。

然而於昭楚的想法卻並非如此,也許是古書讀多了,他堅持“寧做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觀點,報考軍校是於昭楚最大的心願。

於昭楚曾經征求過徐明侯的意見。徐明侯既是他的老師,從世交上論又是他的叔輩,雖然徐明侯隻比於昭楚大五歲,但是在學校外麵,於昭楚一直稱呼徐明侯“叔”。

徐明侯認真聽取了於昭楚的想法後給予了肯定的態度。“時逢亂世,當兵或許是報效國家最好最直接的途徑。”徐明侯在課堂上一點也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他的這個觀點影響了他所教過的學生,使得許多學生毅然走上了從軍的道路。

就在前幾天,郭汝信將軍又給徐明侯寄來一封邀請信,懇請徐明侯“出山相助”。然而徐明侯一直覺得自己的父親年邁,不忍遠離。盡管郭汝信在信中再三許諾徐明侯可以讓其老父和妻子隨軍,但是明侯豈能讓一生都很少離開家門的老父親因為自己遠離故土,因此他又一次婉拒了郭將軍的美意。

郭汝信年長徐明侯十幾歲,他之所以看重年紀輕輕的徐明侯,完全是徐燃的原因。

徐燃在白崇禧的幕僚中逐漸顯示了其過人的見識。尤其是李宗仁和白崇禧逃亡河內的時候,徐燃向“李白”提出了和蔣介石和談的可能性與必要性,極力勸說李白二人同蔣介石和解。以後的事實證明,徐燃的看法是對的。徐溫侯的名字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高級將領口中。

去年冬天,徐燃隨白崇禧參加南京的一次國民政府高級將領會議。一個偶然的機會,來自東北軍的郭汝信邂逅了徐燃。

郭汝信老家是海右省落霞縣郭家莊,與河陽縣是近鄰。郭汝信對於河陽徐家仰慕已久,兩人說起徐家的後起之秀,郭汝信對徐燃讚不絕口。徐燃告訴他,比起弟弟徐煥來,自己隻有給他提鞋的份兒,郭汝信立即動了要招徐明侯入幕的念頭。

兩次被徐明侯拒絕,他不但沒有灰心,而且求賢之心日益強烈。隻是缺少合適的機會而已。

於昭楚這一級的學生就要離開學校了,他們的前途千差萬別。於昭楚知道父親是不會同意自己報考軍校的,因為父親和奶奶一樣篤信佛教,對於殺戮之事一向是深惡痛絕,而一旦成為軍人必將與殺伐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從小沒有違背過父親意願的他很難說服父親。

隨著畢業日期日益臨近,他愁緒滿胸,夜不安寢,食不下咽。經過一番苦苦思考,他把說服父親的希望寄托在徐明侯身上。

在一個星期日,他來到了徐府,在管家的引導下來到了徐明侯的書房。徐明侯正在書房裏看藤原依依臨摹家藏的山水畫,聽到管家來報,他急忙迎出書房門口。

於昭楚是他比較喜歡的一個學生,不光是因為徐家和於家是世交,更是因為於昭楚謙虛好學、生活儉樸。

“叔叔好。”見到徐明侯迎出來,於昭楚急忙問好。藤原依依也從屋裏出來了,不用介紹於昭楚也知道這就是幾乎成為傳說的明侯的妻子了。

藤原依依已經懷孕六個多月,身子極為不便了,但是身懷六甲並沒有掩蓋住她的美麗,依然是美貌驚人。

於昭楚急忙上前鞠躬問好:“嬸子好。”藤原依依連忙彎腰還禮。

徐明侯把於昭楚讓到屋裏分賓主坐好,下人立即為於昭楚奉上一杯茶。於昭楚哪裏好意思喝茶,他正考慮著怎樣向徐明侯提出讓其幫自己做父親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