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章 槐蔭侯奇人奇技(二)(1 / 2)

但是,畢竟是村子大了,難免有敢越雷池的人。第一對吃螃蟹的人出現在明崇禎年間,一對孟姓男女因為家住得近,日久生情,最終因為女方懷孕暴露。經過族裏的公議,決定把這一對男女用麻袋裝著投入龍吟河。投河那天,這一對男女在麻袋裏苦苦哀求,以致聲音嘶啞,但是絲毫沒有打動族長的心,幾個壯勞力抬起兩個麻袋扔進龍吟河。淒厲的求饒聲纏繞在村人心裏很長時間,很長時間人們不敢下龍吟河洗澡。

兩個人的死並沒有止住同姓之間的相互愛慕,同姓相好的層出不窮。到康熙年間,鳳鳴村於孟兩姓公議決定同姓之間差著輩次結婚一律處死,但是相同輩次的同姓之間結婚可以法外開恩,隻需把他們逐出村子即可。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人被逐出村子。這些被逐出村子的人都對鳳鳴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一步一停地回望著故鄉久久不願意離開。

有一年,一對夫妻一步三回頭地離開鳳鳴村。走過鳳鳴山後,這對夫妻終究戀戀不舍家鄉,決定去鳳腹嶺找個地方安家。當時鳳腹嶺有的是空地,土地雖然貧瘠,然而總比背井離鄉強吧?他們兩個在鳳腹嶺的西山腰上找到一片開闊地,用石頭、茅草等支起了三間小破屋。在那裏,他們繁衍生息,到了民國時期,他們的後代有了一百五十多人,而且有很多類似的夫妻源源不斷地向哪裏湧去。逐漸,在半山腰竟然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村莊。為了躲避強烈的西風和北風,村裏的人齊心合力從山上采出石頭在村後和村西築起高牆,兩道牆的中間各開一道大門,分別叫做西大門和北大門。後來,為了躲避越來越多的土匪,他們又在東麵和南麵修建了高牆,整個村莊看起來就像一個城堡,一般的小股土匪輕易不會招惹他們。一來是這裏易守難攻;二來是這個村裏的人不外乎於、孟兩姓,打起仗來心齊。這個村莊裏的人稱呼自己的村莊為鳳凰屯,本來想叫鳳凰寨來著,但是在鳳腹嶺的東麵有一個村莊叫鳳凰寨了,他們隻好叫鳳凰屯,不知道的人經常把這兩個村混淆了。鳳鳴村人偷著把鳳凰屯叫“風流屯”。

鳳凰屯裏的人幾乎沒有肥沃的土地可以開墾,他們的土地多是埠上的閑地開墾出來的,裏麵沙石居多。因地製宜,這些人家很少種植糧食,幾乎家家以種果樹為主。每當農忙季節,幾乎家家有人外出給人打短工來換取糧食,日子雖然苦點,但是村人都為自己所處的村子而自豪。鳳凰屯裏八成人家有土槍,他們用土槍打兔子、打獾、打大雁等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鳳鳴村人習慣叫鳳鳴嶺為前山、鳳腹埠為後山。

“哪個山上家臣子多?”於昭湘問韓晉。

“後山多。”韓晉瞟了一眼於昭湘,接著說,“後山上的臣子多得落在地上看不著半點地麵,我在下夾子之前先得用手把滿地的家臣子扒拉到一邊才能支夾子。”

“那你下什麼夾子,直接用手拿就是了。”於昭湘知道韓晉在和自己開玩笑。

韓晉一本正經地說:“你不懂,家臣子這東西,夾的是夾的味兒,拿的是拿的味兒。”

於昭湘可不願意聽韓晉給自己講笑話,他催促著韓晉快走。韓晉倒是不著急,他一步三停,吊兒郎當地走著,急得於昭湘和他許諾:“抓著家臣子,我叫老吳做給我們吃。”

韓晉這才加快了步伐,他們來到鳳腹埠上的一片果園內。韓晉從自己身上的羊皮袋裏掏出一個捕老鼠的夾子,把夾子打開了,在夾子的機關上拴上一個小白蟲子,然後把整個夾子埋起來,隻留下白白的蟲子露在外麵。埋夾子的土都是用手才挖出來黑乎乎的濕土,和白色的蟲子形成鮮明的對比,很容易引起鳥類的注意。

在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內,韓晉就下好了所有的二十張夾子。他招呼於昭湘走出果園在外麵等著,他掏出煙袋,點上一鍋煙,美美地吸了起來。

“老槐,這能行?”於昭湘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