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章 商誌英視死如歸(一)(1 / 2)

事實證明商誌英下達的命令是對的。

鄭鳳池的一個團和河陽縣調來的保安大隊已經在商誌英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埋伏,商誌英領著他的部隊一出跑馬山就完全處在鄭部的監視之下了。鄭鳳池坐鎮王休屯調度圍剿大軍。當赤衛隊一到王休屯,鄭鳳池就先用重兵埋伏在來時的路上,以免商誌英往回逃。鄭鳳池給他的部隊下了死命令:全殲跑馬山赤衛隊,漏掉一個,團長提頭來見。相對而然,東麵的伏兵最少,而且東麵的伏兵是河陽縣保安大隊的人馬,戰鬥力比鄭旅要弱很多。商誌英命令向東和分散突圍讓一些人僥幸逃脫。

僥幸逃出來的赤衛隊員們一頭紮進青紗帳,消失在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之中。

商誌英逃出來了,雖然他的一隻小臂被子彈穿了一個洞,雖然他的兩隻鞋已經不知道掉在了哪裏,但是他還是活著跑出來了。

他在一片青紗帳裏挨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來到附近一戶地下黨員的家裏。地下黨員姓陳,是商誌英最可靠的同誌。沉穩幹練的商誌英時刻不忘給自己和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黨組織留後路,暴動前,他特意找到這戶人家,告訴這位同誌在暴動的時候千萬不要出頭,要沉住氣,因為革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要做長期的打算。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遠慮這麼快就應驗了。

略懂醫道的這家男主人——商誌英的同誌為他的傷臂做了簡單的消毒與包紮。

昏暗的燈光下,商誌英狼吞虎咽喝著小米飯,喝下三大碗小米飯後,兩個人談起了這幾天的事情。

這位同誌告訴商誌英,一切像商誌英提前預料的差不多。在農村,參加暴動的佃戶、雇農們在攻打民團和警察分局時因為缺少軍事指揮員遭受了慘重的失敗。現在民團和警察以及從河陽縣調來的保安隊正在挨家挨戶對這些參與暴動的人進行抓捕。說著說著,這位同誌忍不住痛哭流涕,商誌英也不住地哀歎:“十年之功,十年之功啊!”

兩個人唏噓一陣之後,這個地下黨員問商誌英:“商書記,怎們以後怎麼辦啊?”商誌英堅定地表示:“我商誌英生是黨的人,死是黨的鬼。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不會離開平原縣,我要繼續積蓄力量準備東山再起。”

在這位同誌家住了十二天後,商誌英說什麼也要離開這裏去跑馬山與他的僥幸逃生的隊員們彙合。這個地下黨員苦苦相勸他不要去冒這個險,因為事情已經過了這麼多天,其中的變化誰也不知道。

“商書記啊,您是我們的主心骨,是我們龍吟河兩岸所有同誌的希望,您要是出了意外,我們就徹底完了,黨辛辛苦苦灑下的火種將不複存在,三思啊,商書記!”

商誌英則堅持要去跑馬山找他的部下,他說現在所逃出來的人每一個都是精英,都是革命的火種,唯有他們才是東山再起的力量所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後他對這位同誌說。

跑馬山是一座曆史名山。

當年晉侯曾經率領著中原諸侯在此討伐荒淫無道的齊侯,兩軍對壘,齊侯大敗而逃,晉軍主將窮追不舍,在山裏騎著馬整整追了齊侯一天。齊侯無路可逃,最後在換馬岩這座山峰下,隨同的一位將軍同他交換了戰馬與衣服,冒充齊侯被俘,齊侯才逃脫了被俘的噩運。換馬岩是整個跑馬山的主峰,它位於王集縣境內,跑馬山赤衛隊的指揮部就設在半山腰。

商誌英一夜的功夫走了七十多裏路,於拂曉時分到達換馬岩下。

望著高聳入雲的換馬岩,商誌英的心裏如同翻江倒海。短短的十幾天裏,一切好像在夢中。

商誌英多麼盼望這就是一場夢啊!那些朝夕相處的戰友的音容笑貌時時在腦海中閃現,而今山還是跑馬山,人已經無處可尋了!逃出重圍的那不到三十個人如今還能剩下幾個呢?

商誌英步履沉重地往山上走著,足足走了一個鍾頭他才遠遠望見半山腰上那座破廟,這座破廟的大殿就是他們的議事廳,而不大的廟院就是他們苦練殺敵本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