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章 木秀於林堆出岸(1 / 2)

徐明侯於民國二十三年春入郭汝信幕以來,被郭汝信倚為長城之重。海右省的軍界都知道新二軍中有一個青年才俊徐明侯,對其仰慕已久。徐明侯以中校身份入幕已經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記錄。即使一個正式軍校畢業的學生要幹到中校這個職位最少也要五六年的時間。

不僅如此,入幕第二年,郭汝信又為徐明侯爭取到了上校的軍銜。這樣一來,那些跟隨郭汝信南北征戰、出生入死卻還在下麵當營長團長的手下憤憤不平起來。這些人見了郭汝信都稱兄道弟,喝起酒來更是無話不說。

有一次,一個團長在酒席上當著許多人的麵對郭汝信發牢騷:“大哥,你用人就像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啊,你讓我們弟兄們的麵子往哪擱?”

郭汝信微微一笑說道:“你們這一生,或許永遠都是我的手下。但是徐明侯在很多方麵可以做我的先生。”一句話讓這個團長啞口無言了。

徐明侯在郭汝信幕中做了兩件事讓郭受益匪淺。

一件是替郭汝信回絕蔣委員長讓其出兵攻打陝北紅軍的命令。這是郭汝信最為頭疼的事情,他最不願意背上內戰的名聲,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力量消耗在內戰之中。麵對著蔣介石的軍令,所有的部下與幕僚麵麵相覷。郭汝信最後把目光投向徐明侯,徐明侯向他微微點點頭,郭汝信放心了。

幾天後,一封報告送達蔣委員長的侍從室。其時,徐燃已經被蔣委員長簡拔到第二侍從室任副主任,看到這份報告,立即斷定是出自堂弟徐煥之手。這份報告從六個方麵申明了不能出師的理由,其中最主要的兩條是:一,新二軍剛入關不久,人心不穩,對於海右局勢尚且駕馭困難,無力他顧;二,海右幾年來匪患深重,地方部隊雖然名義上屬於中央軍,實際上處於亦匪亦軍的狀況,需點編整合、用心安撫。

看到報告的蔣介石沒有再要求郭汝信什麼,隻是對部下說了句:“明卿在海右,實為黃河之中流砥柱,我甚放心。”

徐明侯做的第二件事是整編鄭鳳池的部隊,鄭鳳池已經將近六十歲了,按照南京政府的退休政策,他早應該退休了。然而這一支部隊有他的特殊性:鄭鳳池以土匪起家,後來歸順狗肉將軍張宗昌,再到後來歸於南京政府,郭汝信入海右以來又歸屬於海右警備軍,他的人馬幾乎一動不動,中央政府的退休政策對於這樣一個人來說是不大起作用的。

鄭旅下轄三個團、一個特務營和外加不大夠一個連的騎兵連,力量不可小覷。鄭鳳池的大兒子任第一團團長,三兒子任特務營營長,其他的要職皆為自己的死黨。郭汝信對鄭旅甚為頭疼,他多次同徐明侯提起過這件事,他們倆反複思忖,覺得鄭鳳池的人馬目前尚可駕馭,但是日本人同中國的戰爭一旦打起來,這部分人未必不會成為海右一大害。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已經是洞若觀火,尤其在日本留過學的徐明侯對於日本的現狀非常熟悉,知道日本的局勢已經被一批狂熱分子所左右,即使天皇也無法遏製這種極端帝國情緒的蔓延,中日之戰已經箭在弦上,所以必須在戰爭開始之前把鄭鳳池的部隊分解整編,如若不然,必然會成尾大不掉之勢。

對於鄭鳳池部,其實解決起來本沒有必要這麼麻煩,一個命令下來讓他退休就是,但是郭汝信投鼠忌器,因為自己的老家就在海右落霞縣,族中的一百多人口都在鄭旅的嘴邊,惹惱了殺人不眨眼的鄭屠,他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

為這件事,郭汝信曾經拐彎抹角地找人試探過鄭鳳池的口風,知道他無意退隱。無奈之際,郭汝信找徐明侯商量這件事,徐明侯答應試試說服鄭鳳池。

徐明侯先去找了鄭鳳池的女兒鄭玉蕭,鄭鳳池的女兒鄭玉蕭其時正在省城的一家報社任版麵美術設計,二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仍然待字閨中。徐明侯偶爾以義兄的身份去看她,每次見到徐明侯鄭玉蕭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藤原依依來省城探望徐明侯的時候,徐明侯經常打發人把鄭玉蕭請到家裏吃飯,鄭玉蕭對藤原依依一口一個“嫂子”叫得跟親的一樣!

鄭玉蕭是鄭鳳池的掌上明珠,對她的話幾乎無所不從。因為思念女兒,鄭鳳池一年中總要來省城看望她幾回。

在六月份的一天裏,當鄭鳳池和他的正房大太太來到女兒的住處時,徐明侯“正好”在那裏。

那一天,徐明侯做東,與鄭鳳池便裝來到太白酒樓,鄭玉蕭和她的母親也一同赴宴。本來鄭鳳池想帶著他的警衛隊,徐明侯說無需如此,他隻帶著兩個貼身警衛一個姓狼名勇另一個姓劉名兆初。狼勇和劉兆初也是一身便衣,這兩個人都二十出頭,棱角分明的臉上都有一雙寒光四射的雙眼。他們兩個在徐明侯等人旁邊的小桌上就坐,要了兩個小菜細斟慢飲,眼睛時不時向樓下的行人瞥上幾眼。

徐明侯把鄭鳳池和太太讓到上手,他和鄭玉簫在下手相陪。三杯酒下肚,鄭鳳池的話匣子就開了,他是石匠出身卻愣充文人,說話時不時引經據典,無奈他所謂的經典往往不是少頭就是去尾,少不了明侯給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