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明知道大敵當前,但已經習慣了東躲西藏的、擔驚受怕的鳳鳴村人這一次並沒有表現出比以往更大的驚慌。在戰爭這場災難麵前,他們沒有選擇背井離鄉乞食他方,大多數人選擇了默默承受這種災難,少數人則選擇了拿起武器,跟著於昭湘,跟著徐明侯打鬼子保家鄉。
這些人中以集義中學的學生為最多,這些已經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學生在一年多的時間裏耳濡目染了鬼子的許多暴行,也聆聽了徐明侯、李琪、趙魏、周仁傑等人對他們做的抗日宣傳,抗日的熱情比村民高得多。但是徐明侯和於昭湘並沒有把這些人納入遊擊隊,隻是在體育課上加上了射擊這一項目。他們是遊擊隊的預備隊,等到武器充足的時候,可以成為正式的遊擊隊員。
對打鬼子有強烈興趣的學生們每每找到徐明侯纏著他要求加入遊擊隊,每次找到徐明侯,徐明侯隻是笑笑,不置可否。
現在,要打大仗的氣氛彌漫了整個鳳鳴鎮。集義中學的學生派代表找到於昭湘和徐明侯,要求發給他們武器,他們也要保家衛國。領著他們來的是一個青年教師,名叫李銘石,字紀功。李銘石的家就在河陽城東,聽到徐明侯在鳳鳴鎮的消息,不顧家人的阻攔,跑到集義高小毛遂自薦地當起了教員,自己表明一分薪水也不要,權當是為抗日做貢獻。
李銘石的學問在整個集義高小裏麵是出類拔萃的,因為他的出口成章,因為他的意氣風發,所以在他的周圍集中了許多熱血青年。
這些青年來自鳳鳴鎮周圍的各個鄉鎮,他們曆經了鬼子兵的兩次偷襲而沒有屈服,依然按時來到集義高小就讀。
李銘石一見到徐明侯就急著表決心,但是任他怎麼說,徐明侯就是一聲不吭。旁邊的於昭湘忍不住了,對徐明侯說:“明侯,我們不是還有一些槍支嗎,發給他們不就是了?”徐明侯看著於昭湘的眼睛說:“於司令,要發你發,我是不同意的。”徐明侯第一次在外人麵前不軟不硬地頂撞於昭湘,使於昭湘始料不及,他的臉略微紅了一下。
等李銘石等人走後,於昭湘問徐明侯:“明侯,為什麼不讓他們參加我們的隊伍呢?”徐明侯說:“這些人有理想有抱負有文化,不但是我們一縱隊未來的希望所在,而且是國家的精英,徒以這些人的存在,中國才永遠不會亡國。我們不讓這些人參加戰鬥,是為了保護他們,保護住他們也就留住了我們發展壯大的可能。”於昭湘恍然大悟。
秋收已經基本結束,鳳鳴鎮人基本上不去坡裏幹活了,隻有少數人舍不得坡裏那些零零碎碎而偶爾去那裏複收地瓜、拾落在地上的棉花瓣。
暮秋的原野上一望無際。這樣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鬼子一來,哨兵遠遠地就望見了,趕緊鳴槍示警;但是也有一個壞處,當村民們逃出村莊,找個隱蔽的地方躲避也就難了。
陰曆十月初三,鬼子兵終於來了,他們是前半夜開始行動的,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早已經讓韓晉帶著他的偵察班偵察得清清楚楚。
鬼子到達鳳鳴村的時候,時間剛剛到醜末。韓晉早已經飛馬報知了徐明侯,徐明侯帶著一支隊的所有人馬和二支隊的部分人馬埋伏在鳳鳴村中間那條東西大街的兩側,以便對全村的情況了如指掌。於廣源和加官早已經滿村轉悠一遍,看看哪家哪戶還沒有隱蔽好。
於昭湘則帶著一支隊裏選拔出來的六十個隊員埋伏在鳳凰寨外麵的鬆樹林裏,在三裏之外布好崗哨,然後靜靜地聽著前麵鳳鳴村和西麵鳳凰屯的動靜。
二百多偽軍,一百多鬼子兵從河陽縣城而來,在離南大門三裏的地方就進入了遊擊隊布置的第一道雷網,隨著幾聲轟隆的爆炸聲,十幾個偽軍骨肉橫飛!幸虧鬼子兵在後麵,否則死的就是他們了。二百多偽軍嚇得一動不敢動了。在偽軍後麵的鬼子中隊長菊地次郎氣得哇哇大叫,他揮動著指揮刀,硬逼著偽軍向前走。無奈之下,大隊偽軍戰戰兢兢地向前蠕動,一個鍾頭前進不了一裏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