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在家過年,但是遊擊隊員們卻是堅守崗位,一個人也沒有回家。站崗和放哨的比往常加了兩倍還多。這些站崗和放哨的遊擊隊員們不用回家吃年夜飯,因為自從天一煞黑,去給這些人送酒送菜的老百姓就已經絡繹不絕了。鳳鳴村人是明事理的人,他們最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
晚上十二點左右的時間,發完碼子的村人開始各家各戶到處拜年磕頭。
鳳鳴嶺上徐明侯的房子裏擠滿了拜年的人,通往鳳鳴嶺頂的羊腸小道上的人也絡繹不絕。徐明侯的房間裏早已經人滿為患,韓晉在那裏幫著徐明侯照應這些給徐明侯拜年的村民,幾個隊員不停地用大鍋燒水,幾十個士兵的水杯全部拿出來供村民喝水。人實在太多了,而且一批批的人正絡繹不絕地走上嶺來。徐明侯實在照應不過來,遞煙,倒水,忙得不可開交。好在大多數人都了解這種情況,所以很多人上得嶺來給徐明侯拜完年之後立即就走,煙不抽一根,水不喝一口,帶著孩子上嶺來的往往讓孩子給徐明侯磕個頭,不等徐明侯掏磕頭錢就走。即使這樣,來拜年的人也到了淩晨五點多鍾。不僅把徐明侯累得夠嗆,而且他的勤務員和韓晉都累得幾乎站著就能睡著了!
太陽一出來,打了個盹的徐明侯馬上起來,洗把臉後急急忙忙下嶺,去村裏幾個比較有名望的人家裏去拜年。
於廣源家當然是第一家。自從徐明侯來到鳳鳴村,每年大年初一都要來於廣源家拜年,這幾乎成了約定俗成的一件事情了。
正月初一一大早,於廣源早早起來——其實一個晚上他也幾乎沒有睡——收拾客廳準備接待徐明侯。
徐明侯像往常一樣準時來到於廣源的家裏,於廣源攜妻子、兒媳、兩個孫子、一個孫女,早早地在大門口接住徐明侯,另外還有李天生的妻子錢氏和孩子也在場。鳳鳴鎮的規矩,出閣的閨女在送年之前不能回家,所以於廣源在小年之前就把女兒外甥送到鄰村親戚家過年,等到大年初二晚上送完年之後再接回來。因此,迎接徐明侯的人中沒有於昭雪。徐均和於昭湘在軍中,當然也不會在這裏。
於廣源每年都早早地在門口迎接徐明侯,不光是因為尊重的意思,更多的是為了不讓徐明侯對著於家的家堂行磕頭大禮。
徐明侯在大年初一來到於家的第一件事是向於家的家堂行磕頭之禮,正兒八經,一點也不含糊。於廣源覺得這樣虧欠徐明侯,因此他老遠就接著徐明侯,其目的就是不讓他對著家堂磕頭,行個新式鞠躬禮就行了。每當徐明侯要跪下行禮時,於廣源和他的兩個孫子左右架著他不讓他跪下,久而久之,徐明侯也就接受了於廣源的建議,來到於家對著家堂鞠個躬就是了。
於廣源把著徐明侯的手進了屋,在正堂中坐定,兩個孫子和一個孫女上前給徐明侯磕頭,邊磕頭邊異口同聲喊:“給爺爺拜年,祝爺爺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加官晉爵,飛黃騰達。”——完全是經過於廣源反複訓練的結果。
徐明侯摸出三塊大洋一人給了一塊。三個孩子看著爺爺不敢伸手接,於廣源說:“這是爺爺賞給你們的,拿著玩去吧。”兩個男孩子拿著錢蹦蹦跳跳地出去找滿街吆喝的貨郎去了。湘雲則一頭紮進徐明侯的懷中,把頭枕在徐明侯的大腿上,仰著小腦袋看著徐明侯說話。
徐明侯忽然觸動情懷,一股愁緒湧上心頭,他盯著湘雲,很長時間沒有挪開眼睛,眼淚似乎要決堤而出,這時候,李雲霞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