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六章 生不同衾死同穴(三)(1 / 2)

鬼子和偽軍一路追趕鄭寒食幾乎沒有碰到一點像樣的反抗,他們誌得意滿地進入房屋相對較好、麵積相對較大的商芝村,準備在這裏好好吃喝一頓,睡足了覺,明天渡過龍吟河,或者追趕鄭寒食或者攻打於昭湘的遊擊隊。

日偽軍們沒有一個人空著手,一路搶劫來的東西足夠他們過上一個月的好日子。看到這麼大的一個村莊出現在麵前,鬼子和偽軍一下子來了精神頭,人人奮勇個個爭先,一窩蜂地闖進商芝村裏。

看到日偽軍大部分都已經進了村,於昭湘朝天連開三槍,隨著槍聲,埋設的地雷被遊擊隊員們拉著了引線。頓時,驚天動地的轟炸聲和慘不忍睹的嘶叫聲響徹商芝村的上空,遠在十幾裏路之外的鳳鳴鎮也能清晰地聽得到。地雷的爆炸聲未落,於昭湘領著三百多遊擊隊員朝著日偽軍就開了火,遊擊隊在暗處,日偽軍在明處,雖然日偽軍人多,但是人生地不熟的,渾身癢癢卻找不出哪裏的毛病。

領頭的日軍中佐情知不好,急忙命令日偽軍撤出商芝村,在撤退的過程中又損失了好幾十個兵士。

撤出商芝村後,日偽軍在村南集中。領頭的鬼子中佐反複尋思:這是哪裏來的士兵呢?鄭寒食的兵沒有這麼厲害啊。轉眼之間損失了一百多人馬,鬼子中佐不知道下一步是攻打商芝村呢還是在村外紮營等到明天天亮再說。原來的商芝村在他們眼裏是塊誘人的肥肉,現在在他們眼裏已經無疑是陰曹地府了。

正在日偽軍舉棋不定的時候,突然從他們的左右兩邊傳來了嘹亮的衝鋒號聲,隨著號聲的響起,喊殺聲驚天動地,仿佛有無數的人馬從日偽軍的東西兩麵一齊衝過來,還沒等敵人反應過什麼事來的時候,商芝村裏也傳來了陣陣的軍號聲和喊殺聲。槍彈劃破了夜空,手榴彈的爆炸聲不絕於耳。鬼子中佐趕緊下令撤退,一千多日偽軍順著公路邊還擊邊撤退,一直退了七八裏路才擺脫了追擊。

第二天清晨,日偽軍再次來到商芝村外。他們先對著村內一陣炮轟,然後小心翼翼地進入到村中。此時的商芝村徹底成了空村,連個人影也不見。鬼子兵費盡周折捉到幾個當地的老百姓,仔細審問才知道原來於昭湘和徐明侯在這裏伏擊了他們。

惱羞成怒的鬼子中佐帶著大部隊殺氣騰騰地來到龍吟河岸邊,準備渡過龍吟河和一縱隊決一死戰。

當他們來到龍吟河岸邊,向著河北麵望過去的時候,看到鳳鳴鎮一片煙靄蒙蒙。鬼子少佐仿佛從煙靄中看到殺氣陣陣,他猶豫了很大一會兒,最終沒有勇氣渡過河去。

鬼子中佐死守住商芝村,不戰不和不走,采取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策略,同於昭湘和徐明侯的遊擊隊隔河對峙。

在同鬼子對峙的這些日子裏,於昭湘和徐明侯領著遊擊隊員們安葬了烈士們的遺體,南湖岸邊又多了幾百座新墳。這次的犧牲者大多是於慶淮的部下,而他的部下以鳳鳴村人居多,所以十幾天來,鳳鳴村內哭聲不斷,從白天到晚上。

趙魏挨家挨戶對死難的家屬進行撫慰,他們被損壞的房屋由遊擊隊幫著重建起來,誰家缺衣少糧都由遊擊隊給解決,使他們痛苦稍稍減輕。

徐明侯親自來到南湖岸邊對埋葬在那裏的遊擊隊員們寫文致祭,文章被刻在一座巨大的石碑上,字也是徐明侯親自書寫的。文革時,巨碑被挖出來做了龍吟河石板橋中的一塊石板。

此外,徐明侯還親自去了李銘石的家鄉,征求了李銘石父母的意見,決定把李銘石安葬在南湖岸邊,還把兩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安排得停停當當。

當加官請示把韓晉埋葬在那裏的時候,於昭湘連想也不想就說:“埋在韓家老墓田。”

韓晉是最後一個安葬的。安葬韓晉的那天天氣極寒,嗬氣成冰。然而韓家老墓田裏卻是人山人海,鳳鳴村人幾乎傾村而出為韓晉送行。韓晉家的親支近派都來了,晚輩們都披麻戴孝,“爹啊”“哥啊”的哭聲響成一片。

河陽人出殯時有個習慣,送葬時,比亡者小一輩的人哭喪時一律稱爹叫娘。如果亡者是姑、姨、表姑、表姨一律稱“娘”;如果亡者是舅、叔或者表舅表叔一律稱“爹”。所以盡管韓晉的兩個兒子都不在場,仍然聽到許多哭爹的聲音。韓雪梅也來了,她在女眷的隊伍裏。人人都知道她和韓晉的關係,所以沒有人阻止她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