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被欺騙了的感覺迅速湧上紅衛兵的心頭,他們生氣了,後果當然很嚴重:紅小將們不但當場把這些東西連同棺材一起焚毀,還不解氣,又在徐林之中連掘了好幾座墳墓方罷。徐添的墳墓也未能幸免,徐添和其夫人的骨頭扔的到處都是,後來不知何人重新收拾埋掉。
是夜,電閃雷鳴,大雨如注。第二天早晨,徐燭的墳墓裏被淤泥填滿了,墳頭成了平的。
韓向東回到家裏還是咽不下這口氣,嘴裏嘟嘟囔囔,他的母親黃氏問他怎麼了,他義憤填膺地說:“準是徐老二這個家夥搗的鬼,真他娘的有邪才,弄了個木頭人放在棺材裏,白叫人忙活了半天。”
黃氏問:“你們又去掘誰的墳去了。”韓向東一五一十地把掘徐燭墳的事情對母親說了。
黃氏聽了臉色驟變,臉上像下了一層嚴霜,突然,她拿過兒子的手,下死勁咬住,韓向東掙脫不及,生生被撕下一塊肉來!看著瘋了一樣的母親,韓向東驚詫莫名。
“滾,這輩子不想再見到你!”母親惡狠狠地說。幾天後,黃氏黯然長逝!至死不讓他的小兒子見到她的麵。
按照黃氏的遺囑,韓向陽把母親葬入祖墳,同韓晉同穴而眠。
徐燭的屍身去向成了一時之謎,這個謎底隻有徐明侯、於昭湘等少數幾個人知道。就在徐燭下葬的頭一天晚上,徐明侯趕著一輛馬車偷偷地於半夜出城來到徐家老墓田。於昭湘、李瑞玖等幾個人早就等候在那裏,他們把徐燭埋在早就掘好的墳墓裏,然後在棺材上用石子、石灰和好的混凝土封頂,其頂上是早已砌好的假墳。
等一切完成之後,徐明侯伏在墳邊放聲大哭,其聲淒切,眾人不忍卒聽。
就在埋葬徐燭的那天夜裏,葉氏產下了一個男嬰,取名黎明。
徐燭去世後的第二天,崔同帶著幾個人來到鳳鳴鎮,親自到徐燭的棺材前致祭。徐明侯準備了簡單的酒菜招待他。崔同麵帶愧色地問徐明侯:“將軍,我想在您麵前當一個小卒子,不知您能不能答應。我的弟兄們也想過來尋個出路,不知您意下如何?”
不等徐明侯答話,在座的於子龍李讓齋站起來說道:“河陽縣縣長一職已經等候崔兄多時了,我等濫位已久,早該回家抱孫子了。”
崔同搖搖頭,苦笑著說:“崔某這幾年把什麼事情都看透了,不想再誤國誤民了,跟著徐將軍混口飯吃,找個安身場所就知足了,等到把小日本趕出去,我就回家找老伴去去嘍,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樣的日子給個金山也不換呐!”
徐明侯還想推辭,但是崔同卻是意誌堅決,徐明侯隻好同意崔同暫住鳳鳴鎮,他的隊伍並入李瑞玖部。
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
苦苦掙紮的河陽縣的日偽軍們麵對著各支前來受降的隊伍一概不開城門,河野說了,他隻投降徐明侯。不自量力的範冠三還想硬攻河陽城,但是很快被擊退。
八月十八日,還有省政府發電函給一縱隊,命令他們接管河陽縣城。
八月二十日,徐明侯帶領著河陽縣府的全體成員及一個團兩千多人進入河陽縣城接受了河野的投降。徐明侯許諾要保證這些人的安全,同時要求河野等人在歸國的時候把一縱隊中的二百多個日本兵帶回國,帶到藤原先生的麵前,不要難為他們,河野也答應了。
八月二十七日,最後一批日本兵撤離河陽,這些撤離的日本兵在徐明侯帶領的一縱隊親自護送下安全撤離河陽縣,無數的老百姓等在路上準備對這些手無寸鐵的鬼子兵進行報複。然而,他們沒有達到目的。
一縱隊的士兵奉徐明侯的嚴令死死護住這些投降了的日本兵,寧願自己挨些磚頭瓦塊甚至子彈都不讓這些日本人傷到一根毫毛。河陽縣人第一次對徐明侯有了微詞,認為他身為日本人的女婿,自然會袒護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