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英雄永存心中(1 / 3)

作者:馮輝/[血碧玉]

一直想寫寫自已的工作,但覺得我隻是普通平凡的一位老百姓,沒有什麼事跡,每天都是那麼平凡,默默無聞的貢獻著自已一份微薄之力。

曾經我們這支隊伍一度輝煌,我經曆了四屆換任所長,每一任所長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而如今因為工資以及各種因素已經輝煌不再,我個人想說因為人心不是靠收買的,不是靠強壓政策,而是靠真心去感動的。

自已三十多了,老了,不再有年少時的激情和衝勁,近幾年的工作其實真的沒啥好寫,倒是我們沈隊長帶領我們這支隊伍的時候真的是輝煌,就個人而言,他瞧不起我,但也挺照顧我。對同事對工作對集體更是處處為我們著想,年年評為區級先進單位。先進事跡和經典成功案例也屢見不鮮,而這份榮譽真真切切靠實力和努力打拚出來的。

我的同事,我的好戰友值得一寫,因為他是英雄,人民的好衛士,我們心中的英雄,心中的好榜樣,他的精神和行動值得我們用心學習,實際操作。我們心中的好同事,好戰友楊群利同誌。2007年4月,市人民政府追認楊群利為革命烈士,並向楊群利烈士家屬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

2005年10月24日早晨六點,急促的手機鈴聲把我從美夢中叫醒,我朦朧中接聽電話。

沈隊長說:“馬上過來上班。”我應了一句,掛斷電話,馬上穿衣服。

短短一句話,突然讓我意識到肯定出什麼大事了,不同尋常的大事,腦海中思索著會是什麼事,可讓人猜不到的是如同晴天霹靂擊打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而在城鎮另一邊,照往常,88歲的婆婆陸*珍還要在床上多睡一會兒。但是一聽兒子兒媳說:“楊小弟沒了。”,她趕緊起床。不顧初秋的寒冷,披件外套、頂塊頭巾、拄著拐杖,陸*珍顫顫巍巍地摸索到了“楊小弟”家。一路上,老人忍不住淚眼婆娑。“誰走了,我都可以不去看;楊小弟走了,我一定要去看看他,他可真是個好人哪!他才39歲,還不到我一半的年紀,讓我換他去吧。”

老人所說的“楊小弟”就是我的同事,治安聯防隊員楊群利,正是他,為了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與歹徒殊死搏鬥。

到了所裏,沈隊長給我們分配任務,蹲點守候,我們來到案發現場,案發現場旁邊是一片茂密的樹林,我們每隔幾十米二人一崗,其餘人員進樹林進行地毯式搜索。

根據當晚值班的同事回憶。2005年10月23日下午4:30,楊群利從家裏吃完晚飯,隨後到派出所與民警一起執行巡邏任務。22:45許,楊群利按要求從值勤地高樓村返回派出所彙報當夜巡邏情況。當他途經高林路時,突然發現前方三元機械廠附近有兩個鬼鬼祟祟的人影。他趕緊用對講機呼叫派出所。

“朱行所、朱行所,聽到請回答。”

“聽到,請講。”

“我是楊群利,這裏發現有可疑情況。”

“我們馬上到,你的具體位置在哪裏。”

“朱行中學後麵。”

“請告訴詳細地址。”

“喂喂喂……”

這是我們的英雄留給我們最後的話語,也是留給我們他最後的聲音。殊不知,從此我們陰陽兩隔,永遠再也聽不到你的聲音,永遠再也看不到你和藹可親的笑容!

這之後,派出所值班民警就再也沒有收到楊群利的任何訊息,數分鍾後,派出所增援警力迅速趕赴朱行中學附近。

到達現場的民警及聯防隊員將朱行中學附近的幾條馬路包圍起來,兵分幾路,遍尋楊群利的身影。參加搜尋工作的聯防隊二分隊副隊長何**打著手電,沿朱行中學西側的一條小路上找去,突然發現一輛還沒有熄火的摩托車。仔細一看,這是楊群利的車子,那他肯定就在附近。再走幾步,何**看見地上一件衣服,不遠處又發現在路上有一個頭盔。楊群利的頭盔?何**的心馬上“咯噔”了一下。他晃動手電,沿著路邊的池塘射去一道光線。

深夜,附近又是一片片茂密的樹林。夜靜得可怕,冷風吹過,越發增加了寒意。何**憑借手電筒微弱的光線,看到了一張布滿水草的熟悉的臉。

“楊群利!楊群利在這裏!”何**大叫著把周圍的一部分同伴吸引了過來。池塘裏,楊群利的頭微露出水麵,整個身子都被浸泡在池塘中,雙眼睜著,嘴巴張著。池塘邊上的一大片蘆葦被壓斷了。岸邊有兩隻深深的大腳印。何**試著一個人去拉,但因為人高馬大的楊群利穿著厚厚的大衣,大衣又被水浸泡,整個人沉得怎麼也拉不動。在幾位同事的合力拉攙下,楊群利被抬上了岸,並立即將他送往金山醫院。

晚上23:40分,永遠定格在了這個時間,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楊群利永遠的離去了,他用自已39歲年輕的生命捍衛了人民群眾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