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晴轉小雨
沒想到這周五上語文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已經接近尾聲,老師除了要求把選文中的段落背下來就沒有了要求,不過吳芷靜聽說這節課老師要來抽查班上同學的背書情況,所以這節課在還沒有開始之前,教室中就響起哇哇的讀書聲。
吳芷靜這時候也沒有什麼心情想著跟譚林鬥嘴,而是一門心思放在了語文課本上,開口就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麵,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吳芷靜身旁的兩個同學現在還不知道“恐怖的白色主義”即將來臨,竟然在她的身後說起了話。吳芷靜回頭一看,原來是段騰和謝雨澤,他們兩個在逗夏雯。吳芷靜搖了搖頭,繼續念著自己的課本,道:“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當吳芷靜剛念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時,語文老師進來了,說道:“今天我暫時不檢查大家的背書情況,我們要抓緊時間趕上別的老師的進度才行。”
楊頁大叫了一聲:“什麼?老師,我背都背完了。”
帶著高度眼睛的語文老師說道:“背完了更好,我就喜歡這樣的學生。嗯,好了,廢話我們下課再說,現在講新課,上鬱達夫的《故都的秋》,這篇課文寫在因為鬱達夫的事情敗露,準備離開北京的時候。。”
老師的吧的吧說了一大堆,最後那一句:“總之,這篇課文不是很好理解,尤其是鬱達夫想要表達的感情。希望大家認真努力的學習。”
吳芷靜瞬間興奮了起來,“這篇文章應該不難吧,因為我出生就在秋天。我最喜歡的季節也就在秋天。”吳芷靜想了想,“隻要做好筆記就行了。嗬嗬,老師們也真是笨蛋一個。”
就這樣,時間過得很快,語文老師憑借著她的三寸不難之舌,終於把全文的脈絡講清楚了。此時下課鈴聲也響了,老師開始布置作業,說:“試著寫鬱達夫故都的秋的學海導航。明天不交。”
吳芷靜在老師走後,開始瀏覽書上的筆記,覺得這幾段寫的極好,極美,把秋天北平寫得與眾不同: